2009年心理咨詢師考試全新模擬試題四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09-18
一、單項選擇題:
1、( )是一種心理特征,是有效完成某種活動的心理條件。
A、人格
B、氣質
C、能力
D、興趣
2、一個人膽大好勝,自信、意志堅強,情緒易激動,這是在描述他的( )。
A、性格
B、習慣
C、氣質
D、能力
3、以下說法只有一個是錯誤的,請指出是哪一個( )。
A、馮特、鐵欽納是構造心理學派的代表
B、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學派的代表。
C、魏特海墨是格式塔心理學派的代表
D、華生是機能主義心理學派的代表。
4、腦神經有( )對。
A、13
B、14
C、12
D、11
5、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掌握知識技能的( )。
A、多少、速度、鞏固程度、能達到的水平
B、方向、速度、熟練程度、能達到的水平
C、方向、速度、鞏固程度、能達到的水平
D、多少、速度、熟練程度、能達到的水平
6、以下哪一概念不是由巴甫洛夫提出的?( )
A、操作性條件性反射
B、反射、反射弧和反饋
C、第一信號系統和第二信號系統
D、動力定型
7、以下對知覺特征理解正確的是( )。
A、知覺是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在人腦中的反映。
B、知覺常常是各種感覺器官協同活動的結果,不受人的知識經驗和態度的制約。
C、同一物體,不同的人對它的知覺是相同的。
D、同一物體,不同的人對它的感覺是不同的。
8、獲得性需要是一種( )。
A、自然需要
B、社會需要
C、物質需要
D、精神需要
9、在各種感覺適應的現象中,( )是感受性提高的過程。
A、光適應
B、暗適應
C、嗅覺的適應
D、痛覺的適應
10、下面對動機論述正確的一項是。( )
A、動機是激發個體朝著一定目標活動,并維持這種活動的一種內在的心理過程或內部的動力。
B、動機可以直接地觀察,觀察不到的可根據個體的外部的行為表現加以推斷。
C、需要是在動機的基礎上產生的。
D、同一行為可以由不同的動機引起;不同的活動也可由相同的或相似的動機引起。但總的來說,動機和
行為的效果總是趨于一致的。
11、不能夠反映注意分配的是( )。
A、邊聽講邊做筆記
B、自言自語
C、邊吃飯邊看書
D、自拉自唱
12.以下對需要論述錯誤的一項是( )。
A、需要是對有機體內部不平衡狀態的反映,表現為有機體對內外環境條件的欲求。
B、需要不一定具有對象。
C、人的需要是不斷發展的,人的需要永遠不會停留在一個水平上。
D、需要是推動有機體活動的動力和源泉。
13.下面關于情緒理論正確的一項是:( )
A、詹姆斯和蘭格的情緒外周理論,強調情緒與外界環境變化的關系,強調植物性神經系統在情緒發生時的作用。
B、坎農認為情緒的生理機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樞神經系統的間腦。
C、美國心理學家沙赫特提出情緒認知理論,認為情緒的產生是由外界環境刺激、機體的生理變化和對外界環境刺激的認識過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結果,認知過程起決定作用。
D、湯姆金斯和伊扎德認為,情緒是伴隨著其他心理活動產生的一種副現象,不是一種獨立的心理過程。
14.屬于外部感覺的是:( )。
A、味覺
B、運動覺
C、平衡覺
D、機體覺
15.關于注意,以下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注意是心理活動或意識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一種心理狀態。
B、注意可以反映事物和事物的屬性。
C、注意能使所選擇的對象處于心理活動或意識活動的中心,并加以維持。
1、( )是一種心理特征,是有效完成某種活動的心理條件。
A、人格
B、氣質
C、能力
D、興趣
2、一個人膽大好勝,自信、意志堅強,情緒易激動,這是在描述他的( )。
A、性格
B、習慣
C、氣質
D、能力
3、以下說法只有一個是錯誤的,請指出是哪一個( )。
A、馮特、鐵欽納是構造心理學派的代表
B、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學派的代表。
C、魏特海墨是格式塔心理學派的代表
D、華生是機能主義心理學派的代表。
4、腦神經有( )對。
A、13
B、14
C、12
D、11
5、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掌握知識技能的( )。
A、多少、速度、鞏固程度、能達到的水平
B、方向、速度、熟練程度、能達到的水平
C、方向、速度、鞏固程度、能達到的水平
D、多少、速度、熟練程度、能達到的水平
6、以下哪一概念不是由巴甫洛夫提出的?( )
A、操作性條件性反射
B、反射、反射弧和反饋
C、第一信號系統和第二信號系統
D、動力定型
7、以下對知覺特征理解正確的是( )。
A、知覺是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在人腦中的反映。
B、知覺常常是各種感覺器官協同活動的結果,不受人的知識經驗和態度的制約。
C、同一物體,不同的人對它的知覺是相同的。
D、同一物體,不同的人對它的感覺是不同的。
8、獲得性需要是一種( )。
A、自然需要
B、社會需要
C、物質需要
D、精神需要
9、在各種感覺適應的現象中,( )是感受性提高的過程。
A、光適應
B、暗適應
C、嗅覺的適應
D、痛覺的適應
10、下面對動機論述正確的一項是。( )
A、動機是激發個體朝著一定目標活動,并維持這種活動的一種內在的心理過程或內部的動力。
B、動機可以直接地觀察,觀察不到的可根據個體的外部的行為表現加以推斷。
C、需要是在動機的基礎上產生的。
D、同一行為可以由不同的動機引起;不同的活動也可由相同的或相似的動機引起。但總的來說,動機和
行為的效果總是趨于一致的。
11、不能夠反映注意分配的是( )。
A、邊聽講邊做筆記
B、自言自語
C、邊吃飯邊看書
D、自拉自唱
12.以下對需要論述錯誤的一項是( )。
A、需要是對有機體內部不平衡狀態的反映,表現為有機體對內外環境條件的欲求。
B、需要不一定具有對象。
C、人的需要是不斷發展的,人的需要永遠不會停留在一個水平上。
D、需要是推動有機體活動的動力和源泉。
13.下面關于情緒理論正確的一項是:( )
A、詹姆斯和蘭格的情緒外周理論,強調情緒與外界環境變化的關系,強調植物性神經系統在情緒發生時的作用。
B、坎農認為情緒的生理機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樞神經系統的間腦。
C、美國心理學家沙赫特提出情緒認知理論,認為情緒的產生是由外界環境刺激、機體的生理變化和對外界環境刺激的認識過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結果,認知過程起決定作用。
D、湯姆金斯和伊扎德認為,情緒是伴隨著其他心理活動產生的一種副現象,不是一種獨立的心理過程。
14.屬于外部感覺的是:( )。
A、味覺
B、運動覺
C、平衡覺
D、機體覺
15.關于注意,以下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注意是心理活動或意識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一種心理狀態。
B、注意可以反映事物和事物的屬性。
C、注意能使所選擇的對象處于心理活動或意識活動的中心,并加以維持。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