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題】在同一側的房號為1、2、3、4的4間房里,分別住著來自韓國、法國、英國和德國的4位專家。有一位記者前來采訪他們。
韓國人說:“我的房號大于德國人,且我不會說外語,也無法和鄰居交流”;
法國人說:“我會說德語,但我卻無法和我的鄰居交流”;
英國人說:“我會說韓語,但我只可以和一個鄰居交流”;
德國人說:“我會說我們這四個國家的語言”。
那么,按照房號從小到大排,房間里住的人的國籍依次是( )
A.英國、德國、韓國、法國 B.法國、英國、德國、韓國
C.德國、英國、法國、韓國 D.德國、英國、韓國、法國
【例題】規定汽車必須裝安全帶的制度是為了減少車禍傷亡,但在安全帶保護下,司機將車開得更快,事故反而增加了。司機有安全帶保護,自身傷亡減少了,而路人傷亡增加了。這一事實表明( )
A.對實施效果考慮不周的制度往往事與愿違
B.安全帶制度必須與嚴格限速的制度同時出臺
C.汽車裝安全帶是通過犧牲路人利益來保護司機的措施
D.制度在產生合意結果的同時也會產生不合意的結果
【例題】航天局認為優秀宇航員應具備3個條件:第一,豐富的知識;第二,熟練的技術;第三,堅強的意志,F有至少符合條件之一的甲、乙、丙、丁4位優秀飛行員報名參評,已知:
①甲、乙意志堅強程度相同;
、谝、丙知識水平相當;
、郾⒍〔⒎嵌际侵R豐富;
、4人中3個人知識豐富、2人意志堅強、1人技術熟練。
航天局經過考察,發現其中只有1人完全符合優秀宇航員的全部條件。他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及解析
【解析】本題的解題方法應用代入法,這是公務員考試演繹推理部分比較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思路是從選項出發,發現與題目給出的條件矛盾的選項即排除掉,剩下符合的就是正確選項。A和B選項中的德國人不可能與韓國人是鄰居,因為從韓國與德國人說的話就可以判斷出來,所以應除掉;而D選項的順序中英國人不可能與德國人、韓國人是鄰居。故選C。
【解析】第一句表明安全帶制度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傷亡,第二句表明實際情況是路人的傷亡增加了,兩句并在一起則表明了D項的內容。故選D。
【解析】本題較難,可采用代入法。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