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標侵權,指他人出于商業目的,未經商標所有人的許可而擅自使用其已注冊商標,或把他人注冊商標的主要部分用作自己的商標,并使用在相同或類似的商品上,從而產生商標混同,以欺騙消費者。
下面幾種情況中不屬于商標侵權的是( )。
A.甲企業未經商標所有人乙企業的許可,在與乙企業類似的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
B.某毛巾廠注冊“418”牌商標,在市場銷路打開以后,有的企業在“418”前加注某某牌,使“418”商標轉化為商品名稱
C.國內某企業并沒有把“IBM”商標直接用在其商品上,而用在廣告和其他宣傳活動中
D.國內某商場的名稱使用了某房地產企業已獲準注冊的房地產類“亞細亞”商標名稱
2.信息社會,又稱信息化社會,指信息成為比能源、物資更重要的資源,以信息價值的生產為中心,以信息工業為支柱和主導,促進經濟高速發展的智力密集型社會。
下列不屬于信息社會基本特征的一項是( )。
A.信息成為重要資源,對信息的生產、儲存、加工、處理成為主要的產業
B.信息和知識成為生產力、競爭力和經濟成就的決定性因素
C.從事信息工作的人是主要的勞動者,代表了先進的生產力方向
D.國慶期間,中關村電腦市場的品牌機銷售超過一億元人民幣
3.政企分開,是指區別所有權和經營權,把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原來直接管理企業生產經營的許多職權,交還給企業,使政府管理經濟的重點由微觀轉向宏觀的一項經濟體制改革。
下列符合政企分開的一項是( )。
A.企業政府所有,也由政府經營,政府全權負責管理
B.政府與企業脫鉤,企業想怎么就怎么
C.政府主要搞好統籌規劃、提供服務和檢查監督,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D.政府重派官員管理企業,企業人事制度和工資等制度由政府開會討論決定
4.赫茲伯格的雙因素理論區分了兩大類影響人們工作的因素,一類是與工作環境和條件相關的保健因素,這些因素處理不好,員工就會感到不滿,即使解決了也只是沒有不滿而已;一類是與工作本身有關的激勵因素,表現為工作的性質、實際的責任、個人成長和獲得認可的機會以及成就感等,這些因素具備了,就可以對員工產生激勵。
下列屬于激勵因素的是( )。
A.人際關系 B.技術監督系統
C.公司的政策與行政管理 D.上級對個人工作的認同
5.有限責任公司,又稱有限公司,指依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設立的,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其股東人數有 最高人數的限制,不能公開募集股份,不能發行股票,而且股東轉讓有嚴格限制。
下列單位不是有限責任公司的是( )。
A.北京電氣有限責任公司
B.北京市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100家公司
C.河北食品貿易有限責任公司
D.公司倒閉破產后,公司經理的股份全部虧空,但他個人財產不受影響的公司
6.名單提名,是選舉中提出候選人的一種方式,即參加競選的政客,不是個別地提拔候選人,而是將該黨在某個選區的全部候選人列入一張名單,提交選民選擇。
下列屬于這種選舉方式的是( )。
A.中國共產黨向其他黨政機關推薦優秀人才擔任相應的職務
B.校長向教委提供優秀教師候選人名單
C.英國工黨向選民提出10名候選人作州長
D.縣委決定從3名候選人中差額選舉書記
7.勞動輸出,指生產力水平較低,生活條件較差的國家和地區,為了積累資金、開拓視野、吸收先進技術、增長見識和培養自己建設隊伍的素質,把一部分剩余勞動力轉向生產力水平較高,生活條件較富裕,勞動報酬較多的國家和地區從事合同制的工作和勞動服務的一種形式。
下列屬于勞動輸出的是( )。
A.某大學教授到邊遠地區大學兼職
B.甲縣向乙縣借調技術干部
C.四川、江西民工到廣東找工作
D.甲廠倒閉,其工人大部分經培訓后安置到鄰近的乙廠工作
8.前饋控制是以未來為導向的,它的目標是在偏差發生之前阻止其發生。
下列屬于前饋控制的是( )。
A.管理者可以根據連續化的業務數據流更新預算
B.實際發生的費用與季度預算進行比較
C.銀行要求在發放貸款前簽訂一系列的文件、備忘錄并必須經過主管審批
D.監控系統可以實時跟蹤每臺機器的運行指標,以便管理者及時修正差錯
9.考任制,就是政府為推行公務,采用公開競爭考試的科學方法,來測量并判斷其所需要的人員是否合乎標準,進而按考試成績的優劣進行挑選,取其優者來加以任用為政府工作人員的一套制度。
下列任用方式屬于考任制的一項是( )。
A.秦始皇設立郡縣制度,所有官吏必須由他一人任免
B.由于蘭考的條件差,省委決定調焦裕祿同志去擔任縣委書記
C.小張參加北京市政府組織的公務員資格考試,被錄用在市衛生局
D.弗羅姆來中國擔任銷售總監
10.行政機關,是依照憲法或行政組織法的規定而設置的行使國家行政職能的國家機關。其主要特征是:①行使國家行政職權、管理國家行政事務;②行政機關在組織體系上實行領導——從屬制;③行政機關在決策體制上實行首長負責制;④行政機關行使職能通常是主動的、經常和不間斷的。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行政機關的是( )。
A.國務院 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C.全國人大 D.最高人民法院
參考答案解析:
1.D 【解析】選項A中甲企業未經乙企業許可,在相類似的商品上使用與甲企業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產生商標混同,構成了商標侵權;選項B中將他人注冊商標的主要部分用作自己的商標,構成商標侵權;選項C中將他人商標用于自己的廣告和其他宣傳活動中,也構成了商標侵權;選項D中雖然商場使用了某房地產企業已經注冊的商標,但由于是用在不同的商品上,所以不會構成商標侵權。故選D。
2.D 【解析】選項D只是一個具體的事例,并不能說明信息社會的基本特征。故選D。
3.C 【解析】政企分開是指政府把企業的經營權交還給企業,政府不再過問企業內部的具體事務,而只是進行宏觀的調控,故選項C符合政企分開的要求;選項A、D都是政企分開以前的政府行為;政企分開之后,企業也要受到政府方針政策的約束,要接受政府的宏觀指導,因此選C。
4.D 【解析】所謂激勵因素,就是那些使職工感到滿意的因素,主要有工作表現機會、工作本身的樂趣、工作上的成就感、對未來發展的期望、職務上的責任感等等。據此推斷,答案為D。
5.B 【解析】選項A、C明顯是有限責任公司,選項B交易所上市的100家公司中,可能有其他形式的公司,故答案為B。
6.C 【解析】名單提名選舉方式的條件是將“該黨在某個選區的全部候選人列入一張名單,提交選民選擇”。只有C項是符合要求的,工黨向選民提出州候選人名單,交由選民進行選擇。選項A、B分別是推薦、提供,選項D是實行差額選舉,這都與名單提名選舉方式不符。故選C。
7.C 【解析】勞動輸出的條件是生產力水平較低、生活條件較差的國家和地區把部分剩余勞動力轉向生產力水平較高、生活條件較好的國家和地區,C項經濟水平較低的四川、江西的民工到經濟較為發達的廣東工作,就是在進行勞動輸出;A項是從生產力水平較高的地區到生產力水平較低的地區工作,不屬于勞動輸出;B項只是借調,也是從生產水平較高的地區到生產力水平較低的地區工作,不屬于勞動輸出,D項不是地區之間的勞動遷移,也不是勞動輸出。
8.D 【解析】依據定義判斷,只有D是屬于前潰系統。有效控制系統是這樣的,在及時采取糾偏措施時,就告知信息,以便采取及時行動。
9.C 【解析】考任制的特點是公開競爭、擇優錄用。秦始皇一人說了算沒有公開競爭,可排除選項A;選項B屬于調動也沒有公開競爭;選項D不是在政府部門任職,也可排除;選項C是公開競爭后,因為優秀才被錄用,故答案為C。
10.A 【解析】結合定義,只有選項A符合行政機關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