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社會主義若干重大理論問題的探索成果 一、走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1.以蘇聯經驗為借鑒,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進程。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找到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發展道路,創立了新民主主義理論,指引黨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改造的偉大勝利。在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剛剛開始的時候,毛澤東又向全黨提出了進行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第二次結合的偉大任務,領導全黨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毛澤東率領全黨以蘇聯經驗為借鑒,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也經歷了艱難曲折的歷程。1956年和1957年上半年,毛澤東發表的《論十大關系》、《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以及中共八大提出的許多重要思想,對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具有重大意義。從1957年下半年開始,毛澤東在指導思想上出現了正確與錯誤兩個發展趨向。 2.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后,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黨的中心工作 中共八大正確分析了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中國國內的主要矛盾和黨的中心任務,指出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已經建立起來;我們還必須為解放臺灣、為徹底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最后消滅剝削制度和繼續肅清反革命殘余勢力而斗爭,但是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黨和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雖然還有階級斗爭,還要加強人民民主專政,但其根本任務已經是在新的生產關系下保護和發展生產力。 3.調動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建設社會主義強大國家 毛澤東最早在1954年9月的一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就提出了調動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思想。后在《論十大關系》、《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著作中,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其總目的或者說出發點和歸宿,是為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是為了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向自然界開戰,發展我們的經濟和文化,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強大國家。調動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建設社會主義強大國家,成為黨和國家整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根本指導思想和戰略方針。 二、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學說 1.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和發展動力 1957年2月,毛澤東發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在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上,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問題。社會主義社會依然充滿著矛盾,存在著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基本矛盾;存在著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即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其基本內容有:第一,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第二,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同其他社會形態的基本矛盾,在矛盾的性質、矛盾運動的特點以及解決矛盾的途徑、方式等方面有著根本性的區別。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的性質是非對抗性的;這種矛盾的運動具有既相適應又相矛盾的特點;它可以經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不斷地得到解決,即通過社會主義社會自身的調整和改革,使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更好地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動力就是社會主義社會自身的改革。 2.社會主義社會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 毛澤東在分析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兩類不同性質社會矛盾的學說。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是指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它們之間的性質以及解決矛盾的方法有著根本的不同。敵我矛盾是對抗性的,必須采用專政的辦法來解決;人民內部矛盾是非對抗性的,只能用民主的方法來解決。兩者決不能混淆。 3.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成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階級斗爭基本結束但還沒有完全結束,有時在一定范圍和一定程度上甚至仍是很激烈的;但人民內部矛盾已經成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為此,毛澤東提出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針、政策,諸如:在經濟上統籌兼顧,適當安排,兼顧國家、集體、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在政治上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在文化上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等等。 三、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階段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戰略 1.社會主義分為不發達和比較發達兩個階段。中國處在不發達的社會主義階段 把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是一項宏偉而又長期的戰略任務。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澤東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把社會主義劃分為兩個階段,指出第一階段是不發達的社會主義,第二個階段是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中國還處在不發達的社會主義階段。此后,毛澤東還多次指出,我們要建成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沒有100年時間是不行的。 2.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兩步走”戰略 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提出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即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提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兩步走戰略:第一步,從1965年起,用15年時間,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在20世紀內,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
|
熱門資料下載: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聶榮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考研政治毛概第四章常考知識點匯總 |
|
閱讀下一篇:考研政治毛概第六章常考知識點匯總(一) |
|
|
報考直通車 |
·2010年考研政治真題難度分析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匯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九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八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七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六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二)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一)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四)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