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公務員行測常識訓練習題二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0-05-0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1.社會主義社會保持總需求與總供給之間的大體平衡是指( )。
A.消費資料的總供給與生產單位對生產資料的總需求之間的平衡
B.生產資料的總供給與生產資料的總需求之間的平衡
C.社會總產品的價值量和實物量之間的平衡
D'社會可供購買的商品總量與社會有支付能力購買的商品之間的平衡
2.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 )。
A.積極發展第三產業
B.提高科技水平、發展教育
C.正確處理速度、比例、結構、效益的關系
D.處理好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
3.商品結構復雜化是當今世界市場的重要特征,其表現是,在國際貿易中,形成了制成品貿易擴大,初級產品貿易減少的商品結構,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是( )。
A.國際貿易中不等價交換進一步發展
B.科技水平的提高,使生產對原材料的消耗相對降低,而對原材料的加工和綜合利用程度提高
C.國際分工進一步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市場競爭激烈化
D.初級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比較低,而制成品的市場競爭力比較高
4.李某把3萬元現金存入國內某銀行,存期為一年,到期時李某獲得540元的稅后利息。那么李某利息收入的來源是( )。
A.銀行發放貸款收取的利息
B.國家對儲戶的獎勵
C.銀行利潤
D.銀行的存款準備金
5.小王于2006年10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購買北生藥業股票2000股,每股票面金額16元,預期每年可以獲得5%的股息,而當時銀行存款的利息率為1.98%。如果沒有其他因素的影響,一年后小王購買的2000股股票價格是( )。
A.39600元
B.80808.08元
C.49500元
D.32000元
6.必須把提高經濟效益作為經濟工作的中心,企業要提高經濟效益,必須使( )。
A.自己的利益總額不斷增加
B.活勞動和物化勞動消耗減少
C.利潤總量比成本總量增長快
D.資金利潤率高于成本利潤率
7.我國居民對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的巨大需求帶動電信行業的蓬勃發展說明( )。
A.消費方式決定生產方式
B.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
C消費結構決定生產結構
D.生產水平決定消費水平
8.匯率貶值將會引起( )。
A.國內生產總值增加,貿易收支狀況改善
B.國內生產總值增加,貿易收支狀況惡化
C.國內生產總值減少,貿易收支狀況惡化
D-國內生產總值減少,貿易收支狀況改善
9.隨著工資水平的提高,下列關于勞動的供給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勞動的供給量先增加,但工資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勞動的供給不僅不會增加反而會減少
B勞動的供給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了
C勞動的供給量一直增加
D.勞動的供給量先減少,后增加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