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2010年政法干警考試筆試申論解析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0-08-0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本文由光華教育供稿
一、認真閱讀給定資料,簡要回答下面兩題。(20分)
1.給定資料提到,城市越來越大了之后,會形成一種“雨島效應”,將來城市被暴雨襲擊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這里的“雨島效應”是什么意思?(10分)
要求:準確,簡明。不超過100字。
“雨島效應”是指隨著城市面積擴大、建筑密度不斷增加,城市生產生活排放的廢氣量不斷提升,并在城市上空大量凝聚,形成越來越厚重的熱氣流,最終導致大規模降水的效應。
2.給定資料提到,今夏以來我國南方連續的暴雨暴露出我們城市在現代化過程當中的“軟肋”這里的“軟肋”指的是什么?(10分)
要求:準確,簡明,不超過100字。
這個“軟肋”就是在城市建設中單純重視城市地上的建筑華麗、交通發達等外在發展,而忽視城市排水系統和其他內在發展的規劃建設,從而導致城市抵御自然災害能力下降。
二、依據給定資料,談談你從下面一段文字中得到的啟示。(30分)
現在中國在快速城市化的過程中,過去幾年尤其今年接二連三的這種城市變得極其脆弱情況的時候,就是一種健康的預警。……把今夏所有的考驗當成一個整體,確切地當成一次診斷的過程。接下來當雨過天晴的進修,真抓實干,未來一個能夠放心的地下。
要求:理解準確,分析全面,條理清晰,不超過400字。
這段話說明,過去幾年,我們在快速城市化的過程中,由于發展思路上過度注重城市外表發展,沒有對城市的行洪排水能力給與應有重視,導致城市抵御自然災害能力下降,在暴雨襲擊下損失嚴重,為城市未來發展留下了巨大隱患。最近發生的一連串災害,一方面給各個城市帶來了巨大損害,一方面也是一個警示,警醒我們去反思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應該認識到,今年夏天出現在各大城市的澇災不是偶然的,而應把這些災害看做是對城市化的一次檢驗,并從中積極地去發現城市發展中現存的各種問題。更重要的是,在找到問題后,要利用災情過后的時間踏實地尋找解決辦法,穩步改進城市規劃和建設,加強城市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同時,要吸取教訓,真正提高城市規劃水平,在今后的城市建設中注重加強行洪排水能力,重視城市內在發展,使得城市建設更加合理,防止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三、請結合給定資料,從下列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寫一篇文章。(50字)
1.“面子”與“里子”
2.“福壽溝”留給了我們什么
要求:觀點鮮明,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通暢;字數800~1000字。
“福壽溝”留給了我們什么
今年夏天,就當數座大城市在暴雨沖擊下出現“內澇”、遭受重大損失之際,江西贛州卻因為一條宋朝修建的“福壽溝”而享受著良好的行洪排水,從而安然度過了澇災的高峰。在這個高峰中,許多現代化的都市和街區都未能阻擋洪水侵襲,而一座已修建了近千年的溝渠,竟然發揮著如此明顯的作用,這不能不引發我們的思考。
當代的科學技術和建筑水平比古人高,為什么反而在城市抗洪上出現了問題?究其原因,并不是我們做不到,而是在近幾年快速城市化發展的過程中,我們過分注重城市表面的建筑華麗、交通發達,過度關注“面子”問題,而對城市排水系統在內的“里子”問題重視不足,沒有統籌規劃、合理建設,隨著人口和建筑的增加,城市行洪排水的空間被大大積壓,城市越發展,抵御洪災能力越差,越脆弱。今年夏天各地爆發的水災,不但提醒了我們城市化中的問題,更督促我們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去認真晚上城市的抗洪能力。
福壽溝之所以能夠在近千年的時光里發揮自己的作用,除了施工時利用贛州地形高低差、因勢利導排水泄洪以外,最根本的還是當時管理者的態度。他們不盲目追求城市的大和華麗,而是真正考慮到老百姓生活,以人為本地把排水與城市生活作為整體去考量,并且踏實負責地完成了這樣一個杰出的工程,從而造福了數十代后人。
福壽溝留給我們的啟示非常寶貴。首先它告訴我們,城市發展說到底不是大樓的增加,而是生活繁榮與安全穩固的協調。必須把城市建設當作一個整體去看待,全面規劃建筑、交通、排水、安全等各方面要素,切實做好各種預防工作,這樣繁榮的城市才能更加穩固,現代化才有其現實意義。其次,從福壽溝與現代城市的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到,城市管理者最大的智慧不是如何擴大城市,而是如何站在群眾的利益上,堅持“以人為本”的觀念,不單純追求華麗的外在成果,而是去探索城市建設中人民群眾生活的感受與安全,進而站在群眾的立場上深入考慮城市建設的需要,最終予以實現。我相信,只要我們的管理者都能夠抱有這種踏實負責的態度和統籌規劃的眼光,并能夠積極反省過去的錯誤,及時補救,吸取教訓,我們未來城市的發展必將越來越完善,城市居民的生活也必然更加和諧安康。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