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考行測常識判斷“點穿線鋪面”法
來源:發布時間:2010-08-0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關系“公考”之“常識判斷”的復習,不同的考生有不同的看法和方法,雖然“法無定法”,但華圖教研中心在多年的“公考”教研、積累、研究中確實積累了可資借鑒的“常識判斷”的有效的“備考策略”,希望為廣大考生朋友有所借鑒,幫助大家在“公考之路”上少走彎路。
所謂以“點”穿“線”鋪“面”,指的是每道常識題考查的都是一個“點”,每個考過的知識點不會重復出現,但相關的知識點可能會在考查的范圍之中。我們把每個考過的“點”外其他選項及其“背后”相關的多個“點”穿起來就成了一條“線”。而無數個“點”積累、穿起來的“線”就鋪開成了“常識判斷”復習、備考的“面”——廣度、厚度。
【例題】“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句名言出自( )。
A。《三國志》 B。《論語》 C。《中庸》 D。《道德經》
【答案】A。
這是一道省考題中考查的名言名句,考查其出處:《三國志》——陳壽。我們應該把這個“點”背后相關的知識點深挖:
(1)《三國志》是一部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國別史。其中,《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歷史。
(2)《論語》中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3)《中庸》中的精髓: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4)《道德經》的作者、思想及主張等有哪些?
(5)“四書”指的是什么?——《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孟子》和《大學》中的名言名句有哪些,其主要思想及主張有哪些?
(6)“五經”指的是什么?——《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7)“六經”指的是什么?——《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樂》、《春秋》
(8)“六藝”指的是什么?——禮、樂、射、御、書、數。
而2010年的國考題第125題,正好考查了一道上題中相關的知識點:
【例題】“四書五經”中的“四書”指的是( )
A。《周易》、《尚書》、《禮記》、《春秋》
B。《詩經》、《孟子》、《孝經》、《爾雅》
C。《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D。《尚書》、《禮記》、《論語》、《孝經》
【答案】C。
雖然一道名言名句的考查只涉及到一個“點”,但有心的考生朋友應該把上述題目涉及到的相關“點”穿成一條“線”,這樣的復習才是有效的復習。如果遇到2010年國考題第125題的話,那對有所“準備”的考生朋友來說無疑成了一道“送分題”,輕而易舉作答。
“常識”中,很多情況下一個知識“點”的考查背后其實是無數個“點”的支撐和可能今后考查的范圍。考生朋友應該把提到的上述多個“點”都穿起來,穿成一條條“線”。無數條“線”積累、鋪開就成了“常識判斷”備考的廣度和厚度。希望考生在復習“常識”時,以“點”為切入點,養成由此及彼,串“點”成“線”的好習慣,進而達到常識 “面”的積累,讓常識成為一種生活的方式和習慣。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