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8日公務員聯考行測常識判斷備考秘籍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0-09-0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隨著各地招考簡章相繼公布,目前共有北京、福建、遼寧、河南等11省加入聯考大軍,在僅有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內,面對行測中出題范圍攘括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知識的常識判斷模塊,眾多考生往往一頭霧水,找不到方向,把握不住重點。本文在綜合分析各省歷年常識真題的基礎上,結合近年聯考趨勢為您解析如何輕松應對常識類問題。
一、常識類題目分析
1. 常識判斷的出題趨勢。公務員考試國考可謂指揮棒,從2008年側重法律類知識為主到2009年法律類比例遞減再到2010年圍繞建國60周年各類常識百花齊放,考察范圍以現實中國為切入點,逐漸擴展到大千世界的林林總總現象。隨著2009年上半年八省聯考部分省市由中央命題,各省市的常識考察也逐漸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個領域的知識。之后,2009年下半年內蒙古、福建、遼寧、重慶和海南5省(市、自治區)聯考試題,2010年上半年山東與天津、重慶、內蒙、海南、遼寧、云南、湖南、陜西、廣西、寧夏等省共用試題,題目都愈加泛化,內容包羅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知識。但在個別省市,出題內容仍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及偏向,如四川、北京等省市更側重對時政的考察。
2. 常識判斷的出題類型。在各省市聯考的趨勢下,各省市考試主要以單選為主,但在個別省市亦包括多選,部分省市如內蒙古另包括公共基礎知識科目的考察。
在具體題目設置上,一般一類題型是給出一個事件或現象,解釋原因或選出正確選項,往往只涉及一個知識點的考察,如2009年上半年聯考的1、2題:
1.古代“子時”指的是( )。
A。晚上9點—晚上11點 B。晚上10點—晚上12點
C。晚上11點—凌晨1點 D。晚上12點—凌晨2點
115.掛在墻壁上的石英鐘,當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會停在哪個數字上?
A.3 B.6 C.9 D.12
如另一類給出一個范圍或區域,下面列出四個選項,直接問哪個選項正確或不正確,此類題目往往涉及多個類別的多個知識點,也對考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2010上半聯考的109題、國考的123題:
109.關于水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稻是目前全球產量最大的糧食作物
B。我國在上世紀50年代研制出世界首例雜交水稻
C。《詩經》的“彼黍離離,彼稷之苗”一句中提到了水稻
D。袁隆平的研究小組在海南島找到的野稻對雜交水稻培育意義重大
123、關于我國的湖泊,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海拔最低的湖在四川
B. 海拔最高的湖在新疆
C. 最大的淡水湖在江西
D. 最大的咸水湖在西藏
二、常識類問題的輕松應對。
1,常識多不難。多省公共考試公共科目大綱中明確規定:“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對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知識的運用能力”。因此從常識的出題角度考慮,它涉及內容多不會太過生僻或專業,而是日常生活中常見卻易被忽視的現象或原理。因此,這就需要考生平時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多留意一下生活,多對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事物或現象問一個為什么。如2010年國考中對血型的考察,上半年聯考中對運動后大汗淋漓皮膚功能的考察等。
另一方面,其考察的也多為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基本知識及基礎理論,如古代歷史文化的基礎知識的題目涉及到四書是哪四書、子時對應現在的幾點至幾點、文景之治出現在那個朝代以及楷體、小篆等漢字的形體演變等;法律類主要有行政賠償、無過錯責任及緊急避險等各個法律部分的基本知識。對于考試中相關的地理、生物等知識也多是初高中課本的基本內容。
因此考生在備考中懷著輕松地心態、帶著好奇心情對各門類知識提綱挈領式地進行了解即可,不需要辛苦記憶,更不用進行專業性探究。
2、常識亦有技巧而言。常識類題目往往需要在10分鐘時間內回答20~25道的題目,因此,極為考察考生做題的速度及準度,能夠在第一眼發現問題的所在尤為激動人心。現簡要列舉幾種方法,希望對考生備考有所幫助。
聯想法:對一單純一個事件或現象類的問題,可采用聯想的方法,從其他角度找出思路,如下面聯考的第2題,如果曉得漢字從繁到簡的規律或聽過周杰倫《青花瓷》“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的歌詞根據朝代簡單推算即可得出答案。
在漢字的形體演變過程中,位于小篆和楷書之間的字體是()。
A。金文
B。大篆
C。隸書
D。草書
簡易入手法:對于多個知識點考察的題目如果知道其中的一個答案,問題常常很容易解決,如國考127題,對于文科生看起來很有考驗,但只要大學認真學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了解亞當斯密寫的《國富論》,問題直接迎刃而解。因此,考生在判斷選項時,宜將注意力主要放在較為簡單的選項之上。
127.下列對人物及其貢獻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馮·諾依曼開創了現代計算機理論,其體系結構沿用至今
B。凱恩斯撰寫了《國富論》,使經濟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
C。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定律,并據此發明了早期的發電機
D。孟德爾發現遺傳學定律,為遺傳因子理論奠定了框架基礎
找特殊信息法:同時,也可特別關注出現數字如第一、第二、帶有相反意義或修飾語的選項,如下述國考122題的D項,如果注意到東北這個修飾的定語,想到“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就可得到正確結論。
122.下列關于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事件表述不正確的是
A. 北洋水師是19世紀末中國建立的第一支近代海軍艦隊
B.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國工農紅軍開始長征
C.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組建于20世紀60年代中期
D. 日軍在東北發動的“七七事變”標志著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
因此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好常識判斷,既需要在平時的生活中處處留心,做好基本知識的積累,又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觸類旁通和發現信息的能力,試著從不同角度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而對于北京等地考生,在了解歷年真題的特點情況下,可有所側重,將注意力重點發在時政方面。最后衷心祝愿各位考生9月18日聯考考試順利。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