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招收到更到、更好的學員,各商學院可以說是使出渾身招數,但在這些“招數”中,各院校比拼的重點還是師資和就業。華理MBA也是從這兩個方面著手下功夫的。
不論是要培養管理領域的領袖,還是要擁有好的MBA課程,都離不開MBA名師;而MBA師資,也是學員考量MBA項目好壞的標準之一。提起自己的老師,華理今年的畢業生唐先生告訴記者:“我在華理聆聽過美國總統布什和克林頓的科技政策顧問William Wells的教誨。William Wells是喬治·華盛頓大學項目管理專業創始人之一,他的課程并不是空洞的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讓我在項目管理上受益匪淺。”
要想了解商學院MBA師資,最好的方法是去商學院試聽課程,不過,很多時候,我們不可能有時間去一一的試聽商學院的課程,而且有的學校允許試聽,有的學校不允許試聽。但我們可以通過別的方式了解商學院的老師。比如我們可以去網上了解商學院老師的情況、可以看在讀或已畢業的MBA學生對商學院老師的評價。
除了師資,就業狀況也是MBA學員重點關注。MBA投入較高,因此講究回報率,要確定自己讀MBA的價值,可先了解學校能提供的機會。像畢業分配去向,平均起薪點,暑期實習的安排等,這些數據,均可以拿來做參考。
提到就業率,北京和上海兩地就會不可避免的就會提到落戶率,北京地區一般好的學校落戶率在30%,因為落戶政策的不同,上海地區好的院校落戶率則會達到100%。“其實華理每年學生的落戶率都是100%,但這不是我們宣傳的重點。”華理職業發展部的陳老師告訴記者,“學員來我們這基本上年薪都是翻倍增長,我們今年畢業生中,年薪最高的是50萬,平均年薪差不多是19萬。”
“可能現在跟負責招生的老師聯系比較多,但當真正進入到商學院后,很多同學會頻繁地與CDC打交道了。CDC就是職業發展中心的英文簡稱。”華理MBA職業發展中心主任陳老師說,“從這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出同學們讀MBA的目的是在謀求職業更好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