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MBA邏輯沖刺3 1.在美國,盡管新制造的國產汽車的平均油效仍低于新制造的進口汽車,但它在1983年到1988年間卻顯著地增加了。自那以后,新制造的國產汽車的平均油效沒再提高,但新制造的國產汽車與進口汽車在平均油效上的差距卻逐漸縮小。 若以上論述成立,那么基于此的下面哪一項也一定成立? A.1988年后制造的國產汽車的平均油效高于1988年制造的進口汽車的平均油效。 B.新制造的國產汽車的平均油效從1988年后逐漸趨向縮小。 C.新制造的進口汽車的平均油效從1988年以后趨向縮小。 D.新制造的進口汽車的平均油效在1983年后趨向增加。 E.1983年制造的進口汽車的平均油效高于1988年制造的進口汽車的平均油效。 2.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管理在市場中引入的新的治療藥劑,因此它在提高美國人的健康保健方面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那些在學校里、政府研究團體內的人的職責是從事長期的研究,以圖發現新的治療藥劑,并對它們進行臨床驗證。而使實驗室里的新發現比較容易地轉移到市場上是FDA的作用和職責。新的重要的治療方法只有在轉移之后才能有助于病人。 下面哪一個陳述可從上述段落中推出? A.FDA有責任確保任何銷售到市場上的治療藥劑在當時都處于受控狀態。 B.在新的治療藥劑到達市場之前,它們不能幫助病人。 C.研究團體有職責對新藥進行特別長期的測試,而FDA卻沒有這樣的責任。 D.FDA應該更緊密地與研究者合作以確保治療藥劑的質量不會下降。 E.如果一新的醫藥發現已從實驗室轉移到了市場上,那么它將有助于病人。 3.在一份為某項專題研究設計的數學試卷中有這樣一道試題: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輪船上有65頭牛,32只羊,請問該船的船長的年齡是多少歲?結果有4%的學生答:65—22=43,船長的年齡為43歲。 以下哪項最可能是做出上述答案的學生所假設的? A.解題的方法只限于加減乘除四則運算。 B.有的數學試題可能沒有確定的答案。 C.高齡老人不可能擔任上述輪船的船長。 D.船長必須有長年的航行經驗。 E.上述輪船是一艘運送牲畜的貨輪。 4~5題基于以下題干: 在美國,政府為銀行個人儲戶提供保險,但保險費要求由儲戶所在的銀行支付。因為儲戶是此項保險的主要受益者,因此,保險費應由儲戶而不是由銀行承擔。 4.以下哪項原則如果成立,最能支持上述論證? A.政府的法規并非不可修改。 B.政府行為不應當干預個人金融業務。 c.正確的法規必須基于對相關事實的準確把握。 D.一項法規的主要受益者,應當承擔實施該法規的費用。 E.被普遍認同不是實施某種法規則的前提。 5.以下哪項是上述論證所必須假設的? I.私營保險公司無力為銀行及其儲戶提供儲蓄保險。 II.銀行沒有通過減低儲戶利率的方式來覆蓋為他們支付保險費的開支。 III.銀行沒有通過降低雇員工資的方式來彌補為儲戶支付保險費的開支。 A.只有I。 B.只有Ⅱ。 C.只有III。 D.I和II。 E.I、II和IⅡ。 參考答案與解析: 1.這也算是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設新制造的國產汽車的平均油效為X,新制造的進口汽車的平均油效為Y,從題干知,X小于Y。設1988年新制造的國產汽車的平均油效與新制造的進口汽車的平均油效差距為Z,則Z=Y-X,現在X不變(自1988年以后,新制造的國產汽車的平均油效沒再提高),但Z在不斷變小(新制造的國產汽車與進口汽車在平均油效上的差距在逐漸縮小),唯一的可能是Y也在不斷地變小,即C項“新制造的進口汽車的平均油效從1988年后逐漸趨向縮小”成立。” A項明顯與題意相悖; B項也與題意不合;D項與C項矛盾,故不成立;E項由題干推不出,只能從題干知,新制造的進口汽車的平均油效從1988年以后趨向縮小,至于1983年制造的進口汽車的平均油效與1988年制造的進口汽車的平均油效之間的關系卻不得而知。 2.題干陳述: ①新的重要的治療方法只有在轉移之后才能有助于病人。 新的重要的治療方法往哪轉移呢?題干又陳述: ②使實驗室里的新發現比較容易地轉移到市場上是FDA的作用和職責。 把①和②結合起來,即成為: ③新的重要的治療方法只有轉移到市場才能有助于病人。 這是一個必要條件假言命題,其中,“轉移到市場”是“該方法有助于病人”的必要條件。對于必要條件假言推理,否定其前件即可否定其后件,于是有: ④新的重要的治療方法沒有轉移到市場之前,它們不能幫助病人。 這即是選項B。 A、C、D項在題干中缺少相應的依據;E項錯誤地把必要條件當作了充分條件。 3.上述數學試卷中的試題顯然是沒有正確答案的。做出上述答案的學生顯然錯誤地假設:數學試題都應當有確定答案。這一假設選項中沒有。其次,有理由認為學生假設:加減乘除四則運算是解答數學題的常用方法,也應當是解答當下這道試題首先應當考慮的方法。A項斷定“解題的方法只限于加減乘除四則運算”,這一斷定過強了,不同于學生的假設。既然是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為什么上述解題只使用了減法呢?計算的結果是船長的年齡,因此,除法和乘法運算可以排除。加法和減法的結果分別是:65+22=87;65—22=43。為什么選擇43,而不是87作為答案呢?這顯然是假設:高齡老人不可能擔任上述輪船的船長。 4.選項D“一項法規的主要受益者,應當承擔實施該法規的費用”這一原則成立,則由于儲戶是此項保險的主要受益者,那么保險費就理所當然地由儲戶而不是由銀行承擔。其他選項皆屬于泛泛而談。 5. I顯然不是題干論證所假設的,因為題干談論的問題與私營保險公司無關。 II是必須假設的。如果這個假設不成立,即銀行是通過減低儲戶利率的方式來覆蓋為他們支付保險費的開支,那么保險費實際上就是由儲戶而不是由銀行承擔的。這樣一來,題干的議論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III不是題干論證所假設的,因為題干的論證與銀行自身雇員的工資無關。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MBA邏輯沖刺2 |
|
閱讀下一篇:MBA邏輯備考整體思路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