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公務員招警考試面試測評題四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0-10-2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第四個題目:
“德不孤,必有鄰”,請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看法。
【參考答案】
【就話論話】
“德不孤,必有鄰”出自《論語?里仁》。所謂“德”,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孤”,就是不會感到孤單;即有道德的人是不會感到孤單的。“必有鄰”,從字面上來理解,“鄰”就是“鄰居”。“德不孤,必有鄰”的意思就是說,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單的,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和他相伴。
【就話倫理】
這句話雖然是孔子在2000多年前說的,但在今天也有非常積極的意義。雖然,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不道德的事件被頻繁曝光,但有道德的人仍是社會的主流。他們依然推動著整個社會向著積極、正確的方向前進。同時,有道德的人,在社會上也不會被孤立。事實上一旦有人先站出來,帶頭去做了好事,那么跟著做的人其實也會很多。因為,世界上總有許多“德”的“鄰居”,只是未必就在你身邊而已,又或許一直在你身邊,但你卻沒有發現而已。我們堅信,做有德之人,一定會受到人民大眾的尊重和愛戴。我國每年舉辦的“感動中國人大人物”的評選正是一個很好的例證,獲選的人獲選的最充分的理由就是他們是德行一致的人,他們的德行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受到了社會的廣泛好評。對于國家來說也是,如果一個國家一味推行強權政治,霸權主義,力圖建立由大國操縱的國際體系,那么這個國家在國際上也不會得到眾多國家的友誼的。而我國由于始終奉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外交政策,因此我們建立了很好的鄰邦關系。
【就話論己】
公職人員的特殊地位決定了其必須要靠良好的道德修養和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引領、團結、帶動、影響廣大群眾為履行各自使命而努力工作,以自己高尚的人格為群眾提供道德的楷模,起好道德的表率,形成“必有鄰”的大好局面,推動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 應該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踐行******總書記提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堅決抵制歪風邪氣,做一個勤勞、正直、有益于社會的人。如果我有幸能成為一名公務員,我一定會加強自己的修養,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廉潔奉公、依法執政,盡心盡力為人民群眾服務。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