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自測題六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1-2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下面是育路教育網編輯整理了2011年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自測題,供大家參考一下。祝愿所有考生考試順利!
參考答案:
1.B【解析】本題由哪個句子組成,句子之間的關系與遞進關系,第二句才是本文段的重點,應選B。
2.D【解析】ABC三項均可由文段中直接得知;由第二句我們可知美國的少數議員粗暴的干涉了國際奧委會的內部事務,但并不涉及到美國少數議員是否行使了國際奧委會的權力。故D項的說法是錯誤的。
3.B【解析】A項只是對文段中第一句的簡單概括,從文段中只可推知法律與盛世的存在的相輔相成的,但不能說這是一條必然的規律,故C項的說法過于絕對化,應排除;D項的內容無法由文段中得知,也應排除,正確答案為B。
4.D【解析】文段的重點是最后一句,第一句主要是介紹新的國企改革的內容,第二句則是在第一句闡述的基礎上對新舊兩種國有企業改革的本質進行的比較。ABC三項的內容均無法從題意中推出,故正確答案為D。
5.C【解析】A項的內容是明顯錯誤的;B項的內容與文段中的內容的意思是相反的;D項的內容是正確的,但不是文段的主要觀點,故正確答案為C。
6.C【解析】A項的內容無法從文段中推出,故A項應排除;文段的最后一句通過病人康復的形象比喻說明了受災國只有通過自身的努力才能使本國的經濟得到真正的恢復和發展,故B項錯誤,D項的內容只是對原文內容的簡單概括而非文段的觀點,故正確答案為C。
7.B【解析】A項內容正確,但不是文段的論點,文段中所列舉的文章的不同類型,只是為了說明寫作的目的一定要明確,故C項的說法是錯誤的;D項內容無法由文段復在;正確答案為B。
8.C【解析】本文段主要強調的是點與面,專與博的關系,正確答案為C。
9.D【解析】通過某報的調查結果知大部分的人對股票知之較少,因此對于新股的發行無從評價。ABC三項的內容無法由文段的內容中得知,故正確答案為D。
10.A【解析】本題主要是對長句概括能力的考查,通過對長句的理解可知本題主要介紹鑒別新鮮牛肉的方法,正確答案為A。
11.A【解析】文段的第一句是本題的重點內容,后面的幾句只是通過不同的方面來對第一句的闡述,正確答案為A。
12.B【解析】通過文本“但是在一些基層干部中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他們頭腦中往往只有生產,沒有教育”可知“他們”指的是基層干部。故選項B正確。
13.C【解析】由文段第一句知我國對于原油供求關系上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緩解,故A項說我國原油供給緊張的說法錯誤;由最后一句知我國對原油消費依靠進口的不超過50%,故B項說法錯誤;通過對全文段的理解知D項的說法是不正確的,故正確答案為C。
14.D【解析】在文段中并沒有提到克服當今浮泛之風的方法,故D項說法是錯誤的。
15.A【解析】由“哲學、政治學、法學都合并到神學中,使之成為神學中的科目”知法學的思想只是融入了神學之中,并沒有真正的消失,故A項說法是錯誤的。
16.C【解析】在本題中BD說法過于絕對,放可直接排除;A項的內容與原文無關,正確答案為C。
17.C【解析】由本文段的轉折句“而是官方的出使”知正確答案應選C。
18.D【解析】D項的說法過于絕對,故是錯誤的。
19.C【解析】對外星人的存在,科學家們也只是假設而已,故C項的說法是錯誤的。
20.D【解析】文段中各句子間的關系是總分,第一句是總說,后面幾句從幾個不同的方面對第一句進行闡述;AB均是文章段所述內容的一個方面,只有D項對文段的內容概括得最全面,故正確答案為D。
21.D【解析】由第一句可知紀實文學贏得讀者的最大原因為它們把鋒芒指向了大家最關心的各類社會問題,但并非是都是讀者所思、所感或正為之所苦的問題。故應選D項。
22.B【解析】原文共兩句話,“因此”后面表示分析結果的語句是全文的中心句。所以原文的中心是改革支農資金分配使用的方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投入對產業結構優化的帶動作用。故正確答案為B。
23.B【解析】文段的第一、二句話主要是批評單方面考慮孩子智力的作法,后一句通過研究的資料來說明非智力因素,對于成功的重要性,說明了在孩子的成長中要注重孩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故正確答案為B。
24.B【解析】A、D兩項的內容正確,但并非是該片段的主要意思;C項的內容無法從文段中得出;故正確答案為B。
25.A【解析】片段首句即指出服裝新標志是由人的身高、胸圍和體型三部分組成的,后文則通過舉例來形象的說明這個標志,所以選擇A。
26.C【解析】由第三段的內容可知,正確答案應為C。
27.B【解析】題干中的“概念”所指代的內容應為綠色高效經濟,而生物塑料工廠、全能生物和基因組工程都是綠色高效經濟中的內容,故正確答案為B。
28.D【解析】由文中的內容易知,ABC三項的內容均可作為題干中觀點的根據。
29.A【解析】由第三段內容知BD兩項內容是錯誤的,C項的內容無法從短文中獲知;故正確答案為A。
30.B【解析】由最后一段的內容可知B項內容錯誤。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