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分析:問題食品確須“堅決查處”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1-1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問題食品確須“堅決查處”
姜泓冰
讓更多黑心牟利者、失職的監管者不敢、不能心存僥幸,是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當務之急
“瘦肉精”事件曝光5天了。對于“雙匯”這個在中國市場名氣不小的品牌來說,消費者的信任危機、企業形象被影響以及直接經濟損失,已經不可避免,懸念只是:它會不會像三聚氰胺事件一樣,使一家經營多年的知名企業就此一蹶不振?
連日來,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嚴查處理“瘦肉精”事件。河南方面宣布處罰28名包括區縣檢疫人士在內的責任人,農業部、商務部迅速派出督察組赴當地調查,國務院牽頭協調八個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合工作組也隨后出動。“堅決查處”,“追究責任”,確乎言出不虛。
“瘦肉精”事件又一次加劇了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機。從這幾天的市場反應看,不僅生產企業受到重創,還殃及了河南各地生豬飼養戶的經濟利益,影響了整個肉制品行業的市場聲譽。
如果河南方面公布的調查結果屬實,“瘦肉精”的實際市場影響其實并不大:媒體曝光涉嫌使用“瘦肉精”的9個飼養場(戶)、1512頭存欄生豬中,檢出含有“瘦肉精”的生豬是52頭;正在進行的對孟州等地163.1萬頭存欄生豬抽檢,檢出的問題豬比例似乎也不高。以概率論,這只是“個別問題”。但就是這“個別問題”,卻讓整個產業、行業與社會,付出了巨大代價!
三聚氰胺奶粉案帶給中國奶業的沉重打擊,至今綿延:那么多國民不惜花大價錢出國采購、代購洋奶粉,直至將港澳等地的奶粉買到脫銷,不僅讓國產奶業痛失大片市場,更令國人痛心于不良商人道德淪陷的嚴重后果。這樣的代價我們還要付出多少?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