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家公務員非模式化面試制勝方略四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1-28 11:36:4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2011年國考面試的指導思想已經發生深刻變化,由“題本位”向 “人本位”轉變,“非模式化”時代已經到來。這種變化主要來自來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國家公務員命題人員經驗越來越拉豐富,命題思想逐漸成熟化、科學化;二是實際面試中不斷暴露出的問題促使國考面試命題思路發生變化。
具體而言,國家公務員面試的十年也是我國公務員招錄測評摸索的十年,摸索就意味著初期經驗少、認識模糊,為了追求公務員選拔的公平化,一個主導思想就是量化指標,于是題目成了測評關注的核心。另外,在國家公務員招錄過程中,命題老師和考生實質上存在一種博弈的關系,長期以來考官機械的提問,套路化的題型讓學生逐步摸索到了一些“規律”,似乎按照這種“規律”就能滿足考官的選拔標準,這些“規律”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答題要有固定套路,比如計劃組織協調題,第一步應該怎么樣,第二步應該怎么樣,總結應該怎么樣等等。二是重視答題技巧,比如回答職位匹配性的題目,說一些事實而非、不痛不癢的話,完全不涉及自身情感和個人經歷,使人面目模糊。三是重點關注一些“形而上”的問題,說一些表面光鮮、內容空洞、虛與委蛇、悖離內心的官話套話。簡言之,許多考生面試中缺乏真心,沒有真情,不講真話,使面試偏離了初衷。
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命題指導思想是這些問題的根源,標準化考查成了機械化考查,面試考查有異化的危險。這些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具體表現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測查不出考生“冰山”下的人格特征。二是面試有被利用的危險,帶來了實質的不公平。面試如果過分突出技巧性,那么必然帶來一個危險——被“聰明”的考生利用,因為技巧是可以通過較短時間訓練迅速提高的,那么對于那些踏踏實實、有真才實學的學生造成了事實上的不公平。三是給公務員備考中的同學帶來錯誤的導向。公務員考試目的是招錄一批德才兼備的人才,尤其要“以德為先”,過于突出答題及面試技巧顯然與這一選拔標準背離,也容易在考生群體中帶來負面的導向作用,不利于選拔人才。
基于以上對國考歷史及面試本質深刻的研究與總結,專家一直希望考生在備考面試的過程中,不僅僅只是為備考面試,而是真正著眼于能力的提升和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最終達到“人題合一”的目標,這就要求考生們真正能安住心、定住神、穩住氣、沉住力,扎扎實實的從現在開始進行201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的整體復習備考。
致勝第四步:目標“人境合一”
借用金庸先生的話,凡要達到武學的至高境界皆需打通任督二脈,武學之道在于讓真氣自由運行于大小周天,而學習之道在于將理論知識與自身行為合二為一,達到“人境合一”的高度。在“反套路”時代面試中,面試考試已經由“答題”轉變為“溝通”,要想真正達到“人境合一”的至高境界,老師親身的指點或專家親自的傳授都非常重要,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就是幫助我們把握關鍵問題,運用新視角、新方法,開釋盲點,真正達到融會貫通,運用自如。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