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網
 自考動態  報考指南  考試政策  復習指導  課程設置  自考試題  自考就業  考生故事  助學單位  自考論壇 
 公共課: 真題|模擬題|筆記串講  經濟類: 真題|模擬題|筆記串講  法學類: 真題|模擬題|筆記串講  文學類真題|模擬題|筆記串講  高校招生  網絡課堂

全國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大學語文試題

作者:   發布時間:2011-02-26 15:22:00  來源:育路教育網
  • 文章正文
  • 資料下載
  • 自考圈
  • 論壇
全國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大學語文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
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五代史伶官傳序》的中心論點是(     
A.滿招損,謙得益
B.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C.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D.盛衰之理,雖日天命,豈非人事哉
2.《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既肯定大學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學問”,又批評“求學為升官發財的腐敗風氣,這種論證方法是(     
A.演繹法                                                       B.歸納法
C.對比法                                                       D.類比法
3.《吃飯》的主要表現方法是(     
A.對比                                                           B.類比
C.側寫                                                           D.象征
4.《垓下之圍》中,揭示項羽內心世界中知恥重義一面的情節是(     
A.驚聞楚歌                                                    B.悲歌虞兮
C.對呂馬童說吾為若德”                               D.馬贈亭長,自刎烏江
5.下列文章中,傳其事以為官戒的是(     
A.《馮諼客孟嘗君》                                      B.《張中丞傳后敘》
C.《種樹郭橐駝傳》                                      D.《馬伶傳》
6.下列《前赤壁賦》的語句中,描寫簫聲的是(     
A.耳得之而為聲                                             B.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C.舞幽壑之潛蛟                                             D.寄蜉蝣于天地
7.《先妣事略》:入城,則緝    燈火熒熒,每至夜分。這里表現的母親的品德是(     
A.儉樸                                                           B.勤勞    
C.待人厚道                                                    D.嚴以教子
8.下列《馬伶傳》的語句中,暗含諷刺當朝權奸之意的是(     
A.其士女之問桃葉渡、游雨花臺者,趾相錯也
B.新安賈合兩部為大會
C.異哉!馬伶之自得師也
D.見昆山猶之見分宜也
9.《秋夜》所寫的事物中,在象征寓意上與棗樹相近的是(     
A.天空                                                           B.小粉紅花
C.小青蟲                                                       D.月亮
10.在巴金的筆下,愛爾克的燈光所象征的是(     
A.舊家庭的冷落                                             B.希望的破滅
C.對禮教的憎惡                                             D.新的生活道路
11.余秋雨說,都江堰實實在在地占據了邈遠的時間,這句話的意思是(     
A.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華民族                        B.長城還只是它的后輩
C.李冰在世時已考慮事業的承續                    D.都江堰倒成了連接兩界的驕傲
12.《螞蟻大戰》中場面描寫的特點是(     
A.以點帶面                                                    B.由近及遠
C.動靜交錯                                                    D.由遠及近
13.《蒹葭》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A.直抒胸臆                                                    B.借比喻抒情
C.借典故抒情                                                D.借象征抒情
14.《陌上桑》所描寫的主要人物形象是(     
A.羅敷                                                           B.耕者
C.使君                                                           D.夫婿
15.《秋興八首》(其一)中,抒寫漂泊之感的詩句是(     
A.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B.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C.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D.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6.李煜《虞美人》的情感內容是抒寫(     
A.行役之苦、羈旅之愁                                  B.失意之悲、遭貶之憤
C.時局之憂、危機之慮                                  D.故國之思、亡國之痛
17.《再別康橋》中,夕陽中的新娘比喻的是(     
A.西天的云彩                                                B.河畔的金柳
C.軟泥上的青荇                                             D.康河的柔波
18.《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中,飛天袖間/千百年來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的象征意義是(     
A.絲綢之路的歷史記憶                                  B.敦煌藝術的文化遺存
C.歷史的祖國艱難地負重緩行                        D.祖祖輩輩的美好希望一再失落
19.《哦,香雪》的整體結構特點是(     
A.思想感情的多重性                                      B.全景描述中突出中心畫面
C.以看火車為聚集點                                      D.借景物描寫表現人物心情
20.《金鯉魚的百裥裙》中,開頭和結尾都寫到孫女要穿百裥裙的情景,這對表現金鯉魚悲慘命運的作用是(     
A.對比反襯                                                    B.鋪墊烘托
C.側面渲染                                                    D.象征暗示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我的世界觀》闡述了愛因斯坦的(         
A.教育思想                                                    B.人生觀念
C.政治思想                                                    D.科學貢獻
E.宗教感情
22.《我與地壇》一文表現母愛的方式有(         
A.行動描寫                                                    B.心理描寫
C.側面烘托                                                    D.多重類比
E.象征
23.下列《長恨歌》詩句中,借舉止抒情的有(         
A.回看血淚相和流                                         B.到此躊躇不能去
C.春風桃李花開日                                         D.孤燈挑盡未成眠
E.在地愿為連理枝
24.聞一多《一句話》的情感內涵有(         
A.對社會黑暗的憎惡                                      B.對民眾革命的信心
C.對新生中國的企盼                                      D.對西方文明的向往
E.對祖國的深沉熱愛
25.下列《嬰寧》中語句,屬于鬼母教誨嬰寧的有(         
A.頗亦不鈍,但少教訓,嬉不知愁
B.有何喜,笑輒不輟?若不笑,當為全人
C.小學詩禮,亦好事翁姑
D.人罔不笑,但須有時
E.觀其孜孜憨笑,似全無心肝者
 
 
三、詞語解釋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26.王無罪歲,天下之民至焉
斯:
27.即彼成我敗所由
判:
28.宗旨既,趨向自異
乖:
29.其大臣孟嘗君于諸侯
放:
30.不能通知二父志
通知:
31.而幼孩
字:
32.一世之雄也
固:
33.無一字齟齬
齟齬:
34.不衫不
幘:
35.登時一口一口的,把塊絹子吐濕
登時:
 
四、簡析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閱讀《吃飯》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問題:
伊尹是中國第一個哲學家廚師,在他眼里,整個人世間好比是做菜的廚房。《呂氏春秋·本味篇》記伊尹以至味說湯,把最偉大的統治哲學講成惹人垂涎的食譜。這個觀念滲透了中國古代的政治意識,所以自從《尚書·說命》起,做宰相總比為“和羹調鼎”,老子也說“治國如烹小鮮”。
A.概括這段文字的大意。
B.這里運用了哪兩種論證方法?
C.這里采用了怎樣的聯想方式和修辭手法?
37.閱讀《張中丞傳后敘》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問題:
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沮遏其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當是時,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也。不追議此,而責二公以死守,亦見其自比于逆亂,設淫辭而助之攻也。
A.這里所說的“淫辭”指的是哪一句?
B.這段文字包含哪四重對比關系?
C.寫出文中的對偶句。
38.閱讀《湘夫人》中的一節,回答問題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蓀壁兮紫壇, 芳椒兮成堂;桂棟兮蘭 ,辛夷楣兮藥房。罔薜荔兮為帷,擗蕙 兮既張;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九嶷繽兮并迎,靈之來兮如云。
A.這里描寫了什么情景?
B.這里表達了抒情主人公怎樣的情感?
C.這里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
39.閱讀李清照《聲聲慢》,回答問題: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A.開頭十四個疊字分別寫了什么?
B.“雁過引發出怎樣的思緒?
C.詞中運用了哪些宋人口語?
40.閱讀《金鯉魚的百裥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問題:
到了大喜的日子,果然沒有任何一條紅百裥裙出現。不穿大紅百裥裙,固然沒有身份的區別了,但是,穿了呢?不就有區別了嗎?她就是要這一點點的區別呀!……她多少年就夢想著,有一天穿上一條繡著滿是梅花的大紅西洋緞的百裥裙,在上房里,在花廳上,在喜棚下走動著。        的聲音,是從熨得平整堅實的裙裥子里發出來的。那個聲音,曾令她羨妒,令她渴望,令她傷心
A.“大喜的日子,果然沒有任何一條紅百裥裙出現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B.金鯉魚夢想穿大紅百裥裙的動機是什么?
C.結尾三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五、作文題(30分)
41.以《我們的家園》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熱門資料下載:
<
自考最新熱貼: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自考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357 51291557
熱點專題
 
 自考熱點關注
                        MORE>>
學員報名服務中心: 北京北三環西路32號恒潤中心18層1803室(交通位置圖
咨詢電話:北京- 010-51268840/41 傳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網-中國新銳教育社區: 北京站 | 上海站 | 鄭州站| 天津站
本站法律顧問:邱清榮律師
1999-2011 育路教育版權所有| 京ICP證100429號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 精品国产肉伦伦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 欧美中日韩国产精品卡通动漫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AⅤ视品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综合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