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家公務員面試:綜合分析類詳解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3-01 15:36:2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教育網閱讀推薦」
公務員面試只要考生在考前有一個充分的準備,面試成績是可以迅速提高的。但要想在面試中取得好成績,就必須對結構化面試的各種題型及其解題思路有一個清晰的把握,下面我們將分別對這四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做一個總體的梳理。這部分是綜合分析類的講解。
一、綜合分析模塊的題型特點及重要性
以綜合分析能力為主要載體的綜合分析題是公務員面試考試題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歷年國考結構化面試中最常考的一類題型。所謂綜合分析就是從整體上把握事物,把事物視為多層次、多方面、多階段相互聯系的統一體,對各部分和各要素進行周密的分析,把有內在聯系的要素歸結起來,從整體上真正認識客觀事物。考察綜合分析能力的目的一是考察考生的思維能力,即考生思維的高度、深度和廣度;二是考察考生的社會責任感,作為一名準公務員將來所要承擔的是管理國家事務的重任,因此必須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要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三是考察考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工作中,很多時候需要公務員針對不同的問題提出對策、做出決策,既要能夠化解矛盾又要能解決深層次的問題,要能一擊即中,準確抓住事物的本質,從而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時候就需要公務員具備一定的解決問題能力。
二、綜合分析類題型答題思路
第一、宏觀點題:從宏觀上(國內的大環境、大政策、大趨勢)闡述題目中反映出來的現象的背景、影響和表現。
第二、微觀破題:聚焦到題目中的具體現象,并表明自己的觀點。
第三、分層論證:運用分析方法分析原因。
第四、對策總結:從宏觀和微觀層面提出解決措施,并結合自身表態。
三、真題解析
【例題】:結合本單位,談一談如何做到“以人為本”?
【解題思路】:宏觀點題-微觀破題—分層論證-對策總結
【參考答案】“以人為本”源自中國《管子》。古代的“以人為本”是中華民族文化之精華。現時代的“以人為本”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以人為本也是黨的十六大以來突出強調的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黨的十七大中明確指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可以說以人為本是我們黨和政府執政的基本理念。
以人為本是指一切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出發,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其概念的提出為構建人本主義的社會價值提供有力支撐。
首先,以人為本是貫徹我們黨的宗旨的具體表現。要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要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憂人民之所憂。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我黨涌現了一大批這樣的先進黨員,比如說小崗村的村委書記沈浩,作為一名村委書記,他心懷百姓、扎根基層,用自己短暫的生命書寫了一曲新形勢下黨員干部愛民為民的贊歌。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