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行測經典常識練習題及答案(四十一)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3-1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常識判斷
1.在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實施下列哪一行為須征得原告同意?()
A.通知第三人參加訴訟 B.追回或變更被告
C.決定合并審理 D.允許被告改變具體行政行為
2.海魚的鰓絲上有一種()可以把血液帶來的鹽分及時排出體外,因此海魚不咸()
A.排鹽細胞 B.過濾器 C.吸收器 D.分解鹽細胞
3.甲與乙系大學同班同學,1987年甲大學畢業后赴加拿大留學并定居加拿大,1993年取得加拿大國籍。1988年乙赴美國留學,1993年成為美國加州永久居民。1995年甲乙同游歐洲,并隨后在意大利按當地法律結婚。1996年乙回到中國,不再與甲來往。一年后,乙向中國法院提出與甲離婚。中國法院在認定甲、乙的婚姻是否有效時,應適用何國法律?()
A.美國加州法律 B.加拿大法律 C.意大利法律 D.中國法律
4.1994年6月,趙某被法院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以貪污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合并執行有期徒刑4年。趙某服刑后不斷申訴。1998年2月,法院經審判監督程序對該案再審。再審判決維持了原審法院對趙某受賄罪的判決部分,撤銷了對趙某貪污罪的判決部分,隨即釋放。趙某提起國家賠償請求,對其請求應如何處理?()
A.決定不予賠償
B.決定對趙某從1994年6月至1998年2月受羈押期間的損失給予賠償
C.決定對趙某從1996年至1998年2月受羈押期間的損失給予賠償
D.決定對趙某從1997年6月至1998年2月受羈押期間的損失給予賠償
5.某市公安局刑事警察趙某下班期間發現有人斗毆,即予以制止。正巧打架的馬某與趙某有 隙,便對趙某出言不遜。趙某大怒,拔槍將馬某擊傷。下列關于賠償責任的說法正確的是()
A.應由趙某賠償,因其行為屬于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B.應由趙某賠償,因其是刑事警察,無治安管理職權,且是在下班期間作同
C.應由公安局賠償,因趙某的行為是執行職務
D.應由公安局賠償,因趙某的行為屬于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的情形
6.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過程中,發現地方規章與部門規章不一致時,應當選擇下列哪種做法?()
A.由受理該案的人民法院送請上級人民法院裁決
B.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請國務院作出解釋或者裁決
C.由受理該院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送請同級權力機關裁決
D.由受理該案法院的同級權力機關解釋或者作出裁決
7.王某回國攜帶應申報物品而未向海關申報,海關認定王某的行為構成走私,對其作出沒收物品,并罰款1 000元人民幣的處罰。海關的上述處罰是否正確?()
A.是錯誤的,只能實施沒收物品的處罰
B.是錯誤的,只能實施罰款1000元的處罰
C.是錯誤的,只能在沒收與罰款中選擇一種實施處罰
D.是正確的,不違反一事不再罰的原則
8.結束國家間戰爭狀態須經過必要的法律程序和方式。下列哪種方式不意味著戰爭狀態在法律上正式結束?()
A.無條件投降
B.單方面宣布結束戰爭,一般由戰勝國宣布
C.交戰雙方共同宣布戰爭結束
D.締結和平條約
9.能使淀粉變成藍黑色的是()
A. 醋 B.酒精 C.碘酒 D.食鹽
10.某甲和某乙合謀盜竊一電器倉庫,由某乙先配制一把“萬能鑰匙”,數日后,某乙將配制的鑰匙交給某甲,兩人約定當晚12點在倉庫門口見面后行竊。晚上,某乙因害怕案發后受懲,未到現場。而某甲如約到現場后,因未等到某乙,便用“萬能鑰匙”打開庫房,竊得手提電腦二部,價值人民幣2萬元,銷贓后得贓款13 000元。事后,某甲分300元給某乙,某乙推脫后分文未取。某乙的行為屬于下列哪個選項?()
A.不構成犯罪
B.構成盜竊罪,但屬于犯罪中止
C.構成盜竊罪,但屬于犯罪未遂
D.與某甲一起構成盜竊罪既遂
參考答案:1.B 2.A 3.C 4.A 5.A 6.B 7.D 8.A9.C10.B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