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公務(wù)員行測考試言語理解題(二十)
來源:育路教育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1-07-0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閱讀下文,完成53一56題。
名畫背后的微笑
你是不是認為蒙娜麗莎和她的微笑的曝光率已經(jīng)夠高了?那就等著看2003年盧浮宮慶祝
這個老姑娘的500歲生日吧,屆時低劣的蒙娜麗莎紀念品將像雪崩一樣淹沒巴黎每個大街小巷。
有人舉出了一些統(tǒng)計數(shù)字,如明信片銷售等,來量化《蒙娜麗莎》的顯赫名聲。不過真正去盧浮宮見過這幅畫的人擾不需要了。倘若你奮力撥開一重又一重舉著相機的家伙,擠到前面,隔著幾英寸厚的防彈玻璃,看到了那幅小畫,那種感受絕對比任何統(tǒng)計數(shù)字都有說服力。
使《蒙娜麗莎》成為世界名畫的原因有很多。發(fā)生在她身上的一些事情,在不同時期、不同環(huán)境下使她越來越出名。達。芬奇當時畫了幾幅同類作品,主角都是神秘的文藝復(fù)興時期的女性。而從現(xiàn)代藝術(shù)的眼光來看,《蒙娜麗莎》可能是其中最差的一幅。盧浮宮里有一位默默無聞的美人,叫《米蘭法庭上的女人》,她的容貌絕對比臉似花果鼠、沒有眉毛的蒙娜麗莎討人喜歡;
蒙娜麗莎在150年前才開始出名,而在此之前,779號只是盧浮宮眾多藏品中的一幅,直至后來的兩個關(guān)鍵性事件對她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首先是大眾對達。芬奇天才的瘋狂崇拜。到了19世紀初,人們才正確地認識到,作為藝術(shù)家而言,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更具重要性,他們更高產(chǎn),也更有影響力。達。芬奇涉獵廣泛,但收獲不多。他是一個夢想家,優(yōu)柔寡斷,浮躁多變。他的畫總是從墻上掉下來,因為他從未清楚考慮過畫框的材質(zhì)。他的科學實驗一無所終。凡此種種曾經(jīng)為他帶來負面評價。但隨著這幅浪漫主義時期作品的產(chǎn)生,成功或是失敗都退到了一邊。在浪漫主義者的想像中,他的一切,包括他的失敗,都被神化了。他的一幅作品中,畫中人長著一臉非常引人注目的大胡子,看上去很像上帝,很多人都說,那其實是他自己。
使《蒙娜麗莎》成名的第二個原因是:蒙娜麗莎被奉為蕩婦的象征。19世紀中期的巴黎是世界藝術(shù)的中心。各種各樣不得志的男性作家瘋狂迷戀上幻想中的蕩婦:她誘人墮落,但又如此難以抗拒。她就是現(xiàn)代的夏娃。蒙娜麗莎,這個來自佛羅倫薩的文藝復(fù)興時期的家庭主婦,被19世紀男人的委瑣想像喬裝改扮之后,成為了聞名世界的蕩婦,永遠微笑著,看著男人們墮落下去。
剩下的只是發(fā)生在她身上的一些趣事。1911年8月,蒙娜麗莎失竊,這個話題占據(jù)歐洲報紙的頭條達數(shù)周之久。兩年后當她在意大利重新出現(xiàn)時,又一次上了頭條。蒙娜麗莎進入了我們的流行文化,從大眾報紙,傻乎乎的明信片,到搞笑的卡通,無所不在,而且今后還將進入更多其他的媒體。
53.對第二段中的“那種感受”解說正確的—項是
A.感受到《蒙娜麗莎》非同尋常的藝術(shù)魅力。
B.感受到“蒙娜麗莎”的微笑充滿誘惑。
C. 感受到能當面欣賞《蒙娜麗莎》極為不易。
D.感受到《蒙娜麗莎》在世間的顯赫名聲。
54.以下不屬于使《蒙娜麗莎》成為名畫的原因的一項是
A.大眾對作者達。芬奇天才的瘋狂崇拜和神化。
B. 達。芬奇“夢想家”的特質(zhì)給畫作帶來了浪漫主義色彩。
C. “蒙娜麗莎”本。人在19世紀被奉為蕩婦的象征。
D.《蒙娜麗莎》在20世紀初一度失竊,后又重現(xiàn)于世。
55.下列對本文主旨的概括,最準確的一項是
A.揭露所渭“名畫”的真面目,嘲諷世人的荒唐可笑。
D.說明畫作與人物原型的區(qū)別,提供——種認識事物的方法。
C.介紹《蒙娜麗莎》成名的真相,揭示一種社會現(xiàn)象。
D.敘述《蒙娜麗莎》成名的過程,反映一種文藝規(guī)律。
56.根據(jù)原文所給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達。芬奇于1503年創(chuàng)作完成《蒙娜麗莎》這幅作品。
B.實際上,《蒙娜麗莎》是達。芬奇畫作中最差的一幅。
C.成名之前。《蒙娜麗莎》只是盧浮宮編號為779的普通藏品。
D.盡管未必是佳作,《蒙娜麗莎》的名聲今后還將繼續(xù)擴大。
答案:
53、D 54、B 55、C 56、B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