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7聯考申論分析2012年公務員備考方法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9-2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2011年9.17公務員聯考已經落下帷幕,但是我們2012年國考還沒有過去,從這次聯考當中人事考試教育網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國考申論復習的一些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命題特點
從命題特點看,9.17公務員聯考申論是穩中有變,特點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話題呈現多重性。什么是話題?也就是申論命題的切入點,材料的中心點。9.17公務員聯考,話題有兩個:一是偽科學盛行(張悟本事件);二是學術浮躁。這意味什么呢?,我們不妨回顧下公務員考試的歷史。最初的公務員考試,不管是哪一級別的,國考、省考、政法也好,話題往往只有一個。但是,自2009年國考開始,雙話題甚至是多話題材料開始出現,并逐漸成為主流。簡單梳理一下,09年國考話題有兩個:一個工業生產,一個農業生產。2010年425聯考話題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市政公用事業改革,二是水資源管理與使用。而2011年趨勢更為明顯,國家公務員考試省部級兩個:一是黃河文化,二是黃河開發;國家公務員考試地市級兩個:一是鄉村教育,二是鄉村文化;4.24公務員聯考兩個:一是人口普查,二是老齡化。從這一點看,2011年9.17公務員聯考,各省省考,可以說是延續傳統,貼近國家公務員考試。而政法干警的考試則是突破常規,因為在9.17公務員聯考之前,政法干警考試,尚未出現多話題的情況。
二是材料來源網絡化。緊貼民生,關注社會一直是申論考試的一大特點。那么,民生在哪?網絡時代、信息時代,網友即是民眾,民眾即是網友。剖析917聯考的申論材料,不難發現,網絡熱門材料很多,張悟本事件就是一典型。這意味著,對廣大有志于公考的考生而言,平時上網就該多關心時事,多關注百姓身邊的事兒。
三是理性批判色彩濃厚。與先前公務員考試相比,9.17公務員聯考的一大突破就是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整個材料,除去溫總理的那段講話之外,其他的幾乎全是社會的弊端,偽科學盛行,學術浮躁?吹竭@些,什么感覺?最直觀的就是我們這個社會病了,而且病的不輕。如此選材,看似意外,實則不然。實際上,這是政府網絡問政的延伸。也就是說政府是想借著公考,營造社會輿論,尋求治國之道。既是如此,這樣的材料,怎么看?記。簯岩膳c批判精神是建立在理性基礎上的,懷疑不是無原則地懷疑一切,批判也不是無根據地盲目批判。對考生而言,就是要要帶著理性批判的態度,辯證分析,給政府出謀劃策。
二、命題緣由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溫家寶總理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強調指出:“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站到了一個新的起點上,呈現出新的階段性特征。隨著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在加大,特別是耕地、淡水、能源資源和環境約束強化。在這種形勢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鍵是要靠科技。而當前我國科技方面,最大的阻礙就是國民科學精神缺失,科學素養低下。這一問題的存在,不僅導致偽科學盛行,學術浮躁,也影響到了國家公共政策的制定、實施,乃至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因此,9.17公務員聯考選擇以“弘揚科學精神提高科學素養”為題,實乃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然選擇。
三、備考建議
結合9.17公務員聯考申論的命題特點,向廣大考生尤其是備考參加2012國家公務員考試、省級公務員考試的考生,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吃透真題。當前,公務員考試難度越來越大。沒有一套科學合理的解題方法,公考是不可能成功的。合理的方法哪里尋?報班,可以?磿残。但一定要記。撼酝刚骖}才是王道。那什么樣的真題合適呢?建議大家盡可能以2010年以后的國考、聯考題目做練習。
二是多看多思。公務員申論考試,材料是基礎。如果你能提前感知材料,價值可想而知。那申論材料來自何方?一是黨的文獻,二是網絡報紙。所以,建議考生,沒事多上網看看,尤其是人民網、新華網看看。近幾年,申論考試的很多材料就出自人民網、新華網。但是,需要特別提醒廣大考生的是,只是看是不行的,要學會思考。因為申論考試:材料是基礎,思維是關鍵。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