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家公務員常識判斷備考
來源:發布時間:2011-09-26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從歷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模塊的考察趨勢來分析,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對有關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的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及其運用。06年以前考察范圍很龐雜,涉獵面非常廣,考試結果顯示,考生的區分度不高。07、08年國考題目主要是法律,法律專業的學生很占優勢。從2009年開始考試趨勢再次轉向綜合類考試,考察面非常廣而且與時政聯系緊密。對常識判斷主要涉及的法律應用、政治、經濟、地理、歷史、管理、科技類知識的整理羅列了比較有代表性的練習題考生可以每天花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把相關的知識點補充進來。
1、胡錦濤同志在“七一”講話中指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 )。
A.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最新成果
B. 毛澤東思想在中國發展的最新成果
C. 鄧小平理論在中國發展的最新成果
D. 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在中國發展的最新成果
2、 胡錦濤同志在“七一”講話中指出:決定一個政黨、一個政權盛衰的根本因素是( )。
A. 經濟的發展 B. 人心向背 C. 政權的性質 D. 黨的執政能力
3、2003年2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討論了( )。
A.《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努力開創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新局面》的報告
B.《關于深化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的意見》
C.《關于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國訪問的規定》
D.《關于進一步改進會議和領導同志活動新聞報道的意見》
4、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來源是( )。
A. 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 B. 古希臘樸素唯物主義哲學
C. 17世紀英國唯物主義哲學 D. 18世紀德國古典哲學
5、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是( )。
A. 生產方式 B. 經濟基礎 C. 生產關系 D. 上層建筑
6、國體決定政體,政體反映國體。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 民主集中制 B. 人民代表大會制 C. 單一制 D. 三權分立制
7、哲學與具體科學之間的關系表現為( )。
A. 一般和特殊的關系 B. 理性認識和感性認識的關系
C. 本質和現象的關系 D. 無限和有限的關系
8、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是( )。
A. 從實踐到認識 B. 從理性認識到實踐 C. 從感覺到知覺 D.從具體到抽象
9、2010年的主要目標是()。
A. 建成一個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
B. 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
C. 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D. 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10、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的標準具有不確定性,是指()。
A. 實踐標準是不可靠的
B. 實踐不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C. 實踐有歷史局限性,它對真理的檢驗是一個過程
D. 科學理論也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參考答案
1.A 2.B 3.B 4.A 5.A
6.B 7.A 8.B 9.B 10. C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