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社會化 知識點:社會化概念(識記) 涉及社會及個體兩方面。從社會視角看,社會化即社會對個體進行教化的過程;從個體視角看,社會化即個體與其它社會成員互動,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的過程。按社會化的發展階段劃分,有早期社會化(兒童及青少年時期)、繼續社會化(成人期)。 社會化過程,傳統觀點認為到成人期即告結束,而現代觀點則主張,社會化伴隨人的一生,即終生社會化。 再社會化(識記) 由于社會急劇變化,對個體重新進行社會化的過程。其中包括對早期社會化及繼續社會化過程中沒有取得合格社會成員資格的個體的再教化。 知識點:社會化的內容(識記) 1.教導社會成員掌握生活與生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2.教導社會成員遵守社會規范 3.教導社會成員樹立生活目標,確定人生理想 4.培養社會角色 知識點:社會化的條件(識記) 1.人類有較長的生活依賴期,即有一個不能獨立生活的童年時期,這是個體接受社會化最好時期,也是社會化的基礎; 2.人類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 知識點:社會化的載體(識記) 1.家庭 2.學校 3.大眾傳播媒介 4.參照群體 知識點:政治社會化 知識點:道德社會化(領會) 個體將社會道德規范逐漸內化,成為自己行為準則的過程。它有三個方面: 1.道德觀念與道德判斷:這是道德中的認知成分。皮亞杰認為,道德判斷是從他律到自律,從效果到動機。 2.道德情感:伴隨道德觀念的內心體驗。道德情感的形式可能是直覺的體驗,也可能是形象的體驗亦可能是深層體驗。道德情感的內容是指愛國情感、勞動情感、集體榮譽感、正義感等。 3.道德行為:個人對他人與社會有道德意義的行動。高水平的道德行為來自道德習慣的養成。 知識點:性別角色社會化(識記) 家庭對性別角色社會化的影響是通過性別期待與認同、模仿的機制實現的。 知識點:語言社會化(識記) 個體社會化是從掌握語言開始,全部社會化是以語言社會化為前提的。語言是人們相互理解的手段,個體掌握一種語言后,才能接受社會習俗和態度,并以此塑造自己的人格。語言是個體聯系他人與社會的紐帶;同時,語言集中反映了文化,掌握某種語言的過程就是社會化的過程。因為語言中蘊含的知識、規范與觀念必然對掌握這種語言的個體產生深刻的影響。語言社會化在個體社會化中占據特別重要的地位。 第二單元社會角色及其理論 知識點:社會角色的概念(識記) 社會角色是個體與其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為方式及相應的心理狀態。它是對在特定地位的個體行為的期待,是社會群體得以形成的基礎。 社會是一個大舞臺,每個個體都在此舞臺上扮演一定的角色。人們在社會互動中演戲和表現自己,把握自我形象,達到一定目的。 知識點:社會角色的分類 知識點:角色扮演過程(識記) 1.角色期待 采集者退散 個體承擔某一角色,首先遇到的是他人與社會對這一角色的期待,即社會公眾對其行為方式的要求與期望。如個體偏離角色期待可能招致他人的異議或反對。 2.角色領悟 對角色的認識和理解往往是按他人的期待不斷調節自己的行為并塑造自己來進行的。 3.角色實踐 角色期待與角色領悟的發展是個體實際表現的角色。 知識點:角色失調(領會) 個體在角色扮演中產生矛盾、障礙,甚至遭遇失效。常見的角色失調有四種:角色沖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斷及角色失敗。 |
級 別 | 課 程 | 課時 | 學費 | 試聽 | 報名 |
二 級 |
全程班 | 130 | ¥1700 | 試 聽 | ![]() |
精講班(基礎知識+專業技能) | 130 | ¥900 | 試 聽 | ![]() |
|
沖刺班 |
28 | ¥500 | 試 聽 | ![]() |
|
真題模考班(3套真題) | 6 | ¥200 | 試 聽 | ![]() |
|
心理診斷技能 | 8 | ¥150 | 試 聽 | ![]() |
|
論文指導 | 2 | ¥50 | 試 聽 | ![]() |
|
三 級 |
全程班 | 100 | ¥1400 | 試 聽 | ![]() |
精講班(基礎知識+專業技能) | 100 | ¥800 | 試 聽 | ![]() |
|
沖刺班 | 22 | ¥400 | 試 聽 | ![]() |
|
真題模考班(3套真題) | 22 | ¥400 | 試 聽 | ![]() |
|
心理診斷技能 | 3 | ¥100 | 試 聽 | ![]() |
|
二級:全程+沖刺=1700元(原價2640元) 套餐A900元(原價1840元),套餐B500元(原價940) 三級:全程+沖刺=1400元(原價2240元) 套餐A800元(原價1640元),套餐B400元(原價840) |
熱門資料下載: |
心理咨詢師考試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
報考直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