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考行測之常識判斷模塊精析
來源:京佳公務員發布時間:2011-10-26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2011年國家公務員(微博)考試常識判斷部分主要有以下兩大特點:第一是涵蓋范圍繼續保持廣角度,且比2010年更加突出此特點;第二是題目分布平均,但考查重點明顯。
1. 考查范圍繼續保持廣角度
2011年常識判斷涵蓋了政治類(第1、3、5、17題)、經濟建設類(第12、13、15、題)、文學藝術類(第20、22、23題)、法律類(第6、7、8題)、歷史(第9、10、19題)、科技(第11題)、軍事(第14題)地理(第4、8、21題)、生活常識(第24、25題)時政(第2、3、16題),涵蓋角度比2010年國考有所增加,例如增加了軍事類問題和生活常識類問題。
2. 題目分布平均,亦突出重點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判斷部分雖然以考查范圍廣為主要特點,但是依然重點突出兩大問題:
一是與時政熱點有關的重點突出。時政熱點共囊括9題,貫穿于常識判斷類始末。其中第1題涉及十七大報告中的民生問題,第2題涉及我國在國際中的地位問題,第3題涉及2010年7月召開的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第5題涉及第六次人口普查,第7、8題涉及我國剛剛修改和頒布的《選舉法》和《國防動員法》,第12、13題考查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以及匯率問題,第16題考查2010年6月18日成立的副省級新區——重慶兩江新區。這些題目均為2010年2月份至2010年11月之間發生在我國的重大時政新聞。
二是與國情國策有關的重點突出。與我國國情相關的考試題目共有10題,如果再加上法律類3個題目,共有13題為國情類題目。該類問題反映了我國長期在政治、經濟、建設成就、民族關系、基本國策、法治精神和法治進程中的普遍性問題。而具體的制度或文化內容所占比重小于該類問題。
易錯題解析:
8. 下列關于我國人大代表選舉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 1953年通過的選舉法規定,全國人大代表的選舉,各省按每80萬人選代表1人,直轄市和人口在50萬以上的省轄市按每10萬人選代表1人。
B. 1979年修訂的選舉法規定,自治州、縣、自治縣人大代表中,農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4倍于鎮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省、自治區人大為5:1,全國人大為8:1。
C. 1995年修改的選舉法規定,省、自治區和全國人大代表中,農村每一代表與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為4:1,自治州、縣、自治縣仍是4:1。
D. 2010年修改的選舉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鄉人口數2:1的原則,以及保證各地區、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適當數量代表的要求進行分配。
京佳解析:本題是法律與時政的綜合題。2010年對《選舉法》進行重大修改。根據新修訂的選舉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鄉人口數相同的原則,而非2:1的原則。京佳教育專家再一次提醒廣大考生一定要關注時事熱點,對常識類各個領域的熱點問題進行重點復習。
14. 關于我國的軍銜制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士兵軍銜肩章版面底色有棕綠色、天藍色、黑色三種;
B. 一般分為帥、將、校、尉、士五個等級
C. 劉伯承、陳毅、粟裕等人曾被授予元帥軍銜
D.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實行軍銜制度是在1949年
京佳解析:該題答案為A。該題為軍事類題目,國考中第一次出現該類題目。此題宜使用排除法。B答案中,我國軍銜制度應為3個等級,最初為4個等級,沒有士這一等級,帥已被取消。C答案中,粟裕很明顯為大將,而非元帥。我國實行軍銜制為1955年,如果考生不知道具體年份,看過《亮劍》的考生也應該知道劇中主人公李云龍是在建國后被評為少將軍銜的。因此,此題答案為A。
16. 2010年新成立的我國第三個副省級新區是( )。
A. 上海浦東 B. 新疆喀什 C. 重慶兩江 D. 天津濱海
京佳解析:此題為時政熱點題目。上海浦東為1990年建立的經濟開發區,新疆喀什地區至今依然為地級市。天津濱海和重慶兩江為兩個新建立的副省級新區。很明顯的是,天津濱海新區早于重慶兩江新區。所以該題應為C答案。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