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理解與表達邏輯填空之對應分析法一
來源:中公教育發布時間:2011-10-26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公務員考試中的邏輯填空題目單純考查詞義的題目越來越少,多數題目都把考查重點放在了對特定語境的分析上。對應分析法是進行語境分析的一種方法,也是快速突破邏輯填空的有效方法。對應分析法主要適用于有一定的言語片段和上下文之間的關系的語境。命題人通常會在空缺處的上下文設置一些提示信息,這些信息與正確答案之間存在一定呼應關系。對應分析法就是通過揭示這種呼應關系,幫助考生尋找解題思路。下面,教育專家就結合真題對對應分析法進行講解,幫助考生理解與復習。
邏輯填空題中的對應關系主要分為正對應和逆對應兩種。
一、正對應
正對應,指的是文段中上下文的某些詞句從正面提示了正確答案的信息。
(一)解說關系
例題1:(2008?國家)作為一個公司領導,不需要、也不可能事必躬親,但一定要 ,能夠在注意細節當中比他人觀察得更細致、 ,在某一細節操作上做出榜樣,并形成 ,使每個員工不敢馬虎,無法 .只有這樣,企業的工作才能真正做細。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明察秋毫 周密 威懾力 搪塞 B.明辨是非 周詳 使命感 推脫
C.抓大放小 透徹 好習慣 塞責 D.高瞻遠矚 入微 內聚力 敷衍
解析:此題答案為A.本題材料不長,卻設了四個空。解答此類題目的基本方法是選定一個突破口,然后分項排除,最終鎖定。突破口的選擇因人而異,本題中第一空和第三空均有明顯的提示信息,適合作為解題的突破口。
“能夠在注意細節當中比他人觀察得更細致”與第一空構成解說關系的正對應。由此可知公司領導要注意細節,相關的只有“明察秋毫”:“使每個員工不敢馬虎”與“形成 ”(第三空)構成解說關系,“不敢”提示了公司領導要形成的是“威懾力”。由這兩空可知,A為正確答案。
(二)概括關系
例題2:(2010?聯考)有研究表明,生物大滅絕在歷史上發生過二十幾次,大約每2600萬年發生一次,似乎具有 .對于物種大滅絕的發生是否真的如此頻繁和有規律,還有爭議。但即便是最 的估計,也認為至少有5次物種大滅絕是非常明顯的。
A。必然性 樂觀 B。規律性 簡單 C。突發性 粗略 D。周期性 保守
中公解析:此題答案為D.閱讀題干可知,第一空與“大約每2600萬年發生一次”構成概括關系的正對應,“每”在此表示同一動作有規律地反復出現,由此可知,第一空只能選“規律性”或“周期性”。與“簡單”相比,“保守”側重于指一種底線或最低的限度,與后面的“至少”對應更恰當。因此本題答案為D。
(三)順承關系
例題3:近現代西方科學與人文兩種文化經歷了融合、沖突和消解三個時期,反映到教育理念上也相應地經歷了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相互 、越走越遠和共同反思三個階段。這一歷史發展表明,過分強調科學文化和科學教育,必然導致對人文的 ;而過分強調人文文化和人文教育,也會帶來對科學技術的漠視。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滲透 排擠 B.結合 無視
C.滲透 輕視 D.結合 限制
解析:此題答案為C.“三個階段”對應“三個時期”,因此第一個空格應與“融合”相對應。與“結合”相比,“滲透”的程度更深,與“融合”所表達的互相影響、不分彼此的意思更貼近,據此可首先排除B、D.
第二空中,分號前后的句子分別說明了兩種錯誤傾向造成的后果。由“過分強調人文教育會帶來對科技的漠視”可知,過分強調科學教育同樣也會造成對人文的漠視,C項中的“輕視”與“漠視”的含義最貼近,故本題選C.
熱點新聞: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