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時政熱點:敢為事業用人才
來源:發布時間:2011-11-0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胡錦濤同志“七一”重要講話中關于人才工作的論述特別是“敢為事業用人才”的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我們黨人才建設本質、人才建設規律和人才戰略方向,對于促進黨和國家人才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敢為事業用人才,從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立場,揭示了人才建設的本質。敢為事業用人才,明確了人才使用中的兩個本質性問題:一是為了什么而用人才;二是要以怎樣的膽略和氣魄用人才。敢為事業用人才,就是把檢驗和衡量人才的標準牢固確立在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堅實基礎上,把敢不敢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用人才、會不會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用人才及其成效作為檢驗各級黨組織大局意識、黨性意識以及領導和推動科學發展成效的具體檢驗尺度。敢為事業用人才的思想,深刻體現了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本質,明確了促進人才科學發展與用好用活人才資源的基本前提。
敢為事業用人才,著眼于科學發展的要求,進一步深化了對人才工作規律的認識。人才的培養發端于教育,實現于選拔,完成于使用。人才之所以是人才,在于能做事、做成事,而這是在“使用”中完成的。不用,人才縱是滿腹韜略、掌握十八般武藝,也難以實現其價值。正是基于此,我們黨提出了人才優先、以用為本的原則。人才發展方向是否正確、管理方式方法是否合理,就要看培養的人才能不能用,合格的人才被不被用,用得是不是地方。人才使用得當,人才隊伍建設才能真正見成效、上臺階,才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提供有力人才保證。
敢為事業用人才,從更廣闊的視野、更強烈的使命要求、更明確的時代要求上,為人才戰略指明了方向。90年來,我們黨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勝利,很重要的一條就是黨的人才政策堅定正確,始終體現敢為事業用人才的境界與能力。可以說,敢為事業用人才,既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黨90年發展歷程中人才工作的真實寫照。我們黨除了人民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所以才能始終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為一切忠于人民、扎根人民、奉獻人民的人提供施展才華的寬廣舞臺。知識經濟時代,呼喚來自各方面的更多人才。這就要求我們牢固樹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觀念,按照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要求,廣開進賢之路,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
貫徹落實“敢為事業用人才”的重要思想,要求我們進一步強化“培養人才是責任,帶出人才是貢獻,用不好人才是失職”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以“敢為事業”的膽識,把握“以用為本”的關鍵,大力營造有利于人才成長的干事創業環境。當前應特別注重構建有利于人才成長的保障機制,主要是:建立適應事業發展和績效檢驗的崗位競聘模式;建立適應推動事業創新的崗位績效評價體系;建立合理高效的人才激勵機制;建立“以用為本”的培訓機制等。以“事業發展”整合人才理念,以“事業進步”優化人才管理,以“事業需要”盤活人才資源。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