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經典申論文章二十三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1-0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積極穩妥地推進檢察改革
司法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保障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檢察機關要保證自身嚴格、公正執法,必須主動接受外部監督,嚴密內部制約。去年,開展人民監督員制度試點。完善查辦職務犯罪的內部制約機制。建立防止和糾正超期羈押的長效機制。建立保障律師在刑事訴訟中依法執業的工作機制。
"反腐敗"
中國"反腐",在經歷了運動反腐、權力反腐之后,到了"制度反腐"的時候。強調對"一把手"的監督。有效遏制各種權力腐敗現象的發生,強化對公共權力的監督管理,建立強有力的黨內民主監督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今后要從以人為中心的權力反腐,走向體制、制度、機制等源頭上預防治理腐敗。監督必須以權力、權威為后盾,否則對權力監督就是一句空話。監督機制不順暢,紀委權力來源依附于同級黨委,很難履行對同級黨委及其領導成員的監督制約,同級監督難以取得明顯效果;監督重點不明確,多為對下級監督,沒有形成以領導干部為重點的監督機制;黨的民主生活會制度不能堅持,沒有形成有效的上下結合的黨內民主監督機制。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腐敗問題。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關鍵是要建立和完善一個有利于反腐敗的制度平臺,進一步增強政府和社會的反腐敗機制。應改革紀檢領導體制,保證紀檢監督權的獨立性和權威性,紀檢部門要注重自身建設。
要根本上解決腐敗問題,首先必須進行有效的政治體制改革,切實實行"黨內民主",在用人等重大問題上也只能是一票。在黨內引入競爭機制,黨組織在推薦任命干部前,要在黨內通過一定的民主程序產生推薦名單,并且可以進行差額選舉。必須真正體現法治的精神,讓各級"人大"真正發揮它的監督作用。要從源頭上把住選人用人關,就要把對"一把手"在選人用人上的監督作為重點,防止一些領導干部"帶病上崗"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