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考資料分析考點預測及復習(3)
來源:中公教育發布時間:2011-11-0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第四周
復習任務:
明確經常出現的題目陷阱及其特點,避開陷阱、抓住特點,快速解題,限定時間做題
復習方法:
根據總結分析,發現自己平時不注意的,或者沒有思考過的一些命題陷阱,在做題的過程中多加注意,就能及時的避開這些陷阱,比如在做文字題目或者一些綜合判斷題目的時候,注意語言的表達。
例如2010年國考中就出現了文字表達的考點。
真題演練:
資料:2008年,某省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為7.1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5。2%。其中,出口額為5。02億美元,增長22。1%……
能夠從上述資料中推出的是:
A.2008年,該省蔬菜的出口額超過1億美元
B.2008年,該省出口日本的農產品總額接近8000萬美元
C.2008年,該省的糧食出口額比上年有所增長
D.2007年,該省對東亞及東南亞地區的農產品出口占總出口額的一半以上
這道題中的B選項,根據我們平時的語言理解,接近8000萬基本上就意味著8000萬左右,實際上,接近8000萬的真實含義是“剛剛不到8000萬”,經過簡單觀察,計算結果應該是大約8000萬的,所以這道題中B選項是錯誤的。如果對“接近”這個詞的真實含義不理解或者輕率的判斷就有可能把一道簡單問題做錯。
而且在資料分析的語言表述中還有一系列的語言表述陷阱需要我們通過學習來補充,比如“逐漸和逐年的含義”,可以看書或者通過課程了解這些常見的陷阱。
總之,類似語言表述細節這樣的陷阱題目都是簡單但是易錯的,計算量也很小,只要我們稍加總結和復習都能夠應對。
由于臨近考試,不能不提到模擬,資料分析題型在整個行測考試中屬于比較簡單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大家方法不得當等原因經常是將資料分析放到最后作答,導致做不完或者完全不做的情況發生,中公教育專家在這里給大家提一些建議。
首先,資料分析放在最后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它需要我們專下心來進行簡單計算和綜合分析,所以最好是放在中間或者中間偏后一點的時間里。在時間安排上,資料分析15道題,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每次考試都存在1-3道比較難的題目,做一個適當的取舍是可行的,畢竟少做一道特別難的題目可能節約的是3分鐘左右的時間,如果把這3分鐘放到其他部分或者這部分的簡單題目上效率就要高很多了。
在臨近考試這段時間,盡量保證做整套題,結合自身復習情況和答題習慣安排作答順序,將時間利用率最大化。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