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申論熱點: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1-2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2、有觀點認為,耕地保護和城鎮化發展是個悖論。你怎么看?
近20年來,我國在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確實出現了耕地面積持續下降的情況。這似乎表明,我國經濟發展陷入了這樣一個困境:堅守耕地紅線與推進城鎮化似乎難以兩全。
事實上,多年來我國城鎮化進程并沒有因為國家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而減緩。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國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采取了更加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通過節約集約用地較好地兼顧了保障城鎮化發展和保護耕地的雙重要求。
嚴格保護18億畝耕地紅線內的基本耕地,并不意味著現有耕地都不能占用,而是強調各項建設都要節約集約用地,能不占用耕地就應盡量不占,能用劣地就盡量不用好地。對于符合城鎮化發展方向、符合產業政策和節約集約用地要求的非農建設,我國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進行了統籌考慮和合理安排,在用地政策上是有保障的。這更加明確了我國統籌兼顧耕地保護和推進城鎮化進程的戰略方針。加強耕地保護,嚴格土地用途管制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控制,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還可以通過價格機制的調節作用,形成土地利用的“倒逼”機制,促進城鎮建設節約集約用地。這反過來又將有助于緩解土地供需矛盾,減少占用耕地特別是減少占用城鎮周邊的優質耕地,保持與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3、一些地方在進行農村土地整治時,“趕農民上樓”,認為可以提高土地整治的效率。你怎么看這種現象?
“拆村并居”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打造規模化的新農村,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初衷也無可厚非。但是,這些地方因為某些官員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在執行過程中偏離了正確的軌道。
開展農村土地整治,要以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放在首位,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和節約用地制度,堅持群眾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進,按照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實施田水路林村綜合治理的原則,以農田整治為重點,提高高產穩產農田比重和節約集約用地水平。要充分尊重農民意愿,涉及村莊撤并等方面的土地整治,必須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自主決定,不得強拆強建。嚴禁違法調整、收回和強迫流轉農民承包地。堅決防止違背農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盲目建高樓等現象。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