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判斷重點知識:近代史 黨史解析及預測題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1-2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二、知識點鏈接
一、救亡圖存的一系列斗爭
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由封建社會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仁人志士掀起了救亡圖存的斗爭。
1.洋務運動:
時間:1861——1894
性質:清政府洋務派掀起的“師夷之長技以自強”的改良運動
內容:學習西方技術,興辦軍事工業、開辦實業、籌劃海防。
目的:發展新型工業,增強國力,以維護清政府的封建統治。
結果:失敗,但對中國邁入現代化奠定了一定基礎。
2.太平天國運動:
時間:1851——1864
性質:滿清統治后期最為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
文件:《天朝田畝制度》《資政新篇》(中國第一套具有發展資本主義意愿的政治綱領)
目的:推翻清朝統治,建立有衣同穿有飯同食的大同社會。
結果:由于農民階級的局限性,以失敗告終。動搖了清王朝統治,播下了革命的種子。
3.戊戌變法:
時間:1898年
性質: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內容:公車上書,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
目的:建立君主立憲政體,使國家富強。
結果:觸及了統治階級的利益,失敗告終。
4.辛亥革命:
時間:1911
性質:孫中山領導的中國資產階級革命
目的:推翻清朝的專制統治,挽救民族危亡,爭取國家的獨立、民主和富強
結果: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對推動中國社會進步具有重大意義,但也未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