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行測常識判斷重點知識:航空航天知識點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1-2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2011年11月1日 神舟八號
神舟八號無人飛行器,是中國“神舟”系列飛船的第八個,也是中國神舟系列飛船進入批量生產的代表。神八已于2011年11月1日5時58分10秒由改進型“長征二號”F遙八火箭順利發射升空。升空后,“神八”將與此前發射的“天宮一號”實現交會對接,并和此后的神舟九號、十號一起組成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
神舟八號飛船為三艙結構,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組成。飛船軌道艙前端安裝自動式對接機構,具備自動和手動交會對接與分離功能。神舟八號將基本成為我國的標準型空間渡船,未來實現批量生產。
“神八”為改進型飛船,全長9米,最大直徑2.8米,起飛質量8082公斤。發射神舟八號飛船的改進型“長征二號”F遙八火箭,全長58.3米,起飛質量497噸,運載能力為8130公斤。中德兩國科學家將在神八上開展17項空間生命科學實驗。與以往飛船發射不同,這次交會對接任務要求飛船“零窗口”發射。
神舟八號飛船在前期飛船的基礎上,進行了較大的技術改進,全船一共有600多臺套的設備,一半以上發生了技術狀態的變化,在這中間,新研制的設備、新增加的設備就占了15%,主要變化是兩個方面:
具備了自動和手動交會對接功能,為此新增加和改進了一些設備。比如新研制了異體同構周邊式構型和多種交會對接測量設備,用于交會對接自主控制的飛行軟件、控制軟件,也是全新設計和研發的。為了滿足交會對接的任務,飛船上增加配置了平移和反推發動機。同時,航天員的手動控制設備也進行了改進。
現在的飛船在前期具備57天自主飛行的能力基礎上,已具備停靠180天的能力。神舟八號飛船電源帆板因為采用了新的太陽電池片,發電能力提高了50%.飛船的降落傘系統和著陸緩沖系統也進行了技術上的改進,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判斷部分(科技)的知識點
1、 最早發明火箭的國家是(中國)。
2、 為紀念一位傳奇式的人物,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用他的名字命名,他的名字是(萬戶-中國火箭先驅者)。
3、 我國第一個火箭研究機構——國際部第五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長是(錢學森)。
4、 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前蘇聯)發射的,從而開創了人類航天的新紀元。
5、 人類第一位成功進入太空的宇航員叫(尤里?加加林),他是(前蘇聯)人。
6、 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員是(阿姆斯特朗),他是(美國)人。他首先實現了人類登上月球的理想。
7、 我國神舟號試驗飛船是用(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的。
8、 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第三級所用的推進劑是(液氫和液氧)。
9、 1975年,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這標志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
10、 (長征三號)火箭把我國第一顆地球同步靜止軌道通信衛星送上太空。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