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考行測常識判斷解讀:緊扣大綱規定 穩中求變
來源:中公教育發布時間:2011-11-2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一、“求穩”——緊扣大綱,與時事緊密聯系
通過2012年國考的常識判斷專項真題的分析,考查范圍仍然與2011年保持一致,緊扣大綱的規定,涵蓋了國情、時政、科技生活、經濟、法律、黨史、人文歷史等方面的內容,且題目分布較均勻。自2010年國考開始,常識判斷部分已經連續三年在考查范圍上沒有大體的變化,這是公務員考試已漸成熟的標志。
本次考試將2011年的“大事”(十二五規劃、刑法修正案八、建黨90周年、歐債危機、日本地震核泄漏等)融入考題中,直接或間接的考查了考生對時事政治、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
例:
2011年3月,日本強地震造成核泄漏。為降低和防止核泄漏造成的危害,發生核泄漏時,下列做法中不正確的是:
A.離開核泄漏地區后,更換衣服和鞋子并將其放在塑料袋中
B.食品不暴露在空氣中,而是放在密閉的容器內或冰箱里保存
C.進入被放射性物質污染的地區時,使用手帕、毛巾等捂住口鼻
D.將從核泄漏國家回來的人員隔離,避免他人受到放射性元素的傷害
「答案」D.
「中公名師作答」本題為典型的通過時事來考查考生綜合素質的題目。通過“日本地震核泄漏”的熱點事件來考查核泄漏后的防護問題。
二、“求變”——新增“讀圖題”和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考查
本次考試的常識判斷部分第一次進行了考查形式的創新,通過加入圖片,豐富了考查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題的難度。
同時在各學科的考查上題量比重相當,已經淡化了法律、經濟等專業知識,并且在第16題第一次專門考查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的常識,中公教育專家認為這對國家公務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
關于這張古代作戰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戰役發生在南北朝時期 B.交戰雙方是齊國和韓國
C.歷史上稱期為“馬陵之戰” D.孫臏、白起是交戰雙方的指揮者
「答案」C.
「中公名師作答」這種看圖作答的命題形式與中學的歷史地理考試命題相類似,考生必須在對圖片有著正確的解讀,抓住“關鍵字”或“關鍵圖形”的基礎上,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提高了對考生常識把握程度的要求。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