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8萬人國考 微博和社會道德重建入考題
來源:北京日報發布時間:2011-11-29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熱點推薦:
“十二五”開局之年的科技成就、刑法修正案、日本地震引發核泄漏、動車事故——幾乎將一年中所有的時政大事全部囊括在一張考卷中,這就是國家公務員考試。昨天,全國96萬、本市8.8萬考生參加了這場大考,國考降溫趨勢顯現。試后,不少考生感慨:國考與時俱進,微博、社會道德重建也進入了考題。
考錄政策改變致考生減少
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人數10年間猛增近42倍。而與往年相比,2012年度國考報名熱度有所下降。據介紹,參加此次國考的共有96萬人,比去年的103萬人有所減少,分布在全國31個考區869個考點,他們將競爭1.8萬個崗位,錄用率約為53:1,比上年的63.6:1有所提高。北京地區有8.8萬考生赴考,比去年的9.4萬人減少6000人;但這一數字也比今年高考人數的7.6萬高。
國家公務員局考試錄用司司長聶生奎介紹,“公務員熱”正進一步降溫。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主要是受考錄政策的影響。今年,中央機關及其省級直屬機構除特殊職位外,全部錄用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實際上,今年報考省級以上機關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人員達到21萬人。同時,應屆高校畢業生紛紛選擇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的公務員崗位,地市以下崗位應屆高校畢業生的報考率達到了53.8%.
不少公務員二次趕考
昨天,盡管有8.8萬人參考,但由于安排在周末,并沒有像高考一樣引起全城關注。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許多人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參加考試的。記者發現,來“試一試”的除了應屆大學生、公司職員外,還有許多想換工作的公務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考生說,自己是北京的公務員,但希望能進外交部,所以“來拼一把”。東城區某街道辦事處工作的公務員小唐告訴記者,“已經在基層干了3年,主要是事務性的工作,收入也不高。”她報考了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信息崗位,希望換一份眼界寬、待遇好的工作。
將設開放日請媒體監督閱卷
筆試結束以后,即將展開國考閱卷工作。國家公務員主管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 在閱卷期間,主管部門將專門安排一個開放日,請記者進行現場采訪。預計整個閱卷工作和數據整理工作將于明年1月結束,屆時將公布成績和面試名單,并進行初次調劑。
公共科目筆試后,對于考生來說,面臨的最后一道檻就是面試環節。記者昨天看到有的考場外已經有一些公務員考試輔導班、面試輔導班在散發廣告,招攬考生。
國家公務員局考試錄用司司長聶生奎說,曾對2011年進入中央機關的新錄用公務員進行過一次統計調查發現,絕大多數人沒有上過輔導班。這說明,各類輔導班對公務員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是難以起到作用的。實際上,所謂的面試輔導班、保過班,玩弄的都是“大數法則”。比如說,對于3:1的面試比例,3個人當中必然會有1個人被錄取,即使最終將培訓費退還給沒有被錄用的考生,輔導機構仍會賺取很大的利潤。還有的面試輔導班只招收筆試前幾名的考生,也具有一定的欺騙性。另外,面試輔導班的培訓大都是教給考生答題模式,輔導內容嚴重脫離實際,在真正面試時根本沒有任何幫助。
考生心態
“就當帶走一瓶醬油”
“傷口痊愈結痂時為什么會有癢的感覺”、“冬季為什么有的河流是表面結冰深層還是流動的水”……考完行政職業能力測試,考生張楠不得不長出了一口氣,太難了。“這些貌似簡單的生活常識,可是都有理論依據的,真有點兒高考的意思。”據華圖教育統計,雖然今年的行測題量并未增加,但題目比往年更加包羅萬象。學科交叉出題的特點也很明顯,如物理知識與生活常識結合、文學與歷史結合等。此外,繼2002年后,圖示題“重出江湖”,以古代作戰地圖的方式對戰役發生的背景提問,考查了歷史和地理兩大領域的知識。
上午的公共考試科目剛結束,網友紛紛通過微博曬考題及考試感受,新浪微博一網友寫道:今天國考考到了微博與旅游的關系,微博真是無處不在啊。
今年的申論考試主題依然就當下的熱門話題考驗考生。報考中央機關公務員試題中,則以“化解社會道德危機,推進社會道德重建”為題,此題也符合國家公務員考試錄用部門提出的“將加大對考生‘德’的考察”。另外,申論話題還圍繞“食品安全”、“網絡推手”、“金縷玉衣”等社會熱點問題。
“申論不算難,瘦肉精等事件都是當下比較流行的話題,比較通俗,可以從不同角度寫。”下午4點半,走出呼家樓中學的考生史建民表示,很欣賞今年的申論,認為既點出了社會弊端,又有人性的閃光,“可以從社會管理、社會道德等不同的出發點闡釋。”雖然分析得頭頭是道,但對于成績,史建民說:“就當帶走一瓶醬油吧。”
權威訪談
公務員招考不存在就業歧視
中國政法大學憲政研究所近日發布調查報告,稱國家公務員招考存在健康歧視和年齡歧視。針對這一說法,國家公務員局考試錄用司司長聶生奎昨天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務員是公職崗位,有必要在招考時設置一些條件。
聶生奎舉例來說,如對空中警察職位限定身高要在1.75米至1.85米之間,這是由機艙這一特定履行職責的空間所決定的,低于1.75米,檢查行李架上的危險物品存在不便;高于1.85米則難以適應機艙本身的高度。再比如,對一些崗位標明了提示性的備注,例如需要在野外執行任務等。這樣的備注是為了提醒報考者,公務員崗位不都是“坐”機關的,基層大量崗位處在一線,工作環境艱苦,不一定所有考生都能適應。這樣的提醒意在減少報考者在報考崗位時的盲目性,避免錄用后特別是基層單位錄用后,出現大量的離職。
聶生奎還透露了一些數字:2011年度中央機關新錄用公務員男女錄用比為6:4,基本與報名比例一致;少數民族比例達到7.4%,超過了報名比例。在政治面貌要求方面,只有近兩成的職位提出了具體要求,一般是機關中從事黨務工作的職位。
現場花絮
帶上行李 出考場奔機場
8時30分,北京教育學院附屬中學初中部門口,考生開始入場,密集的人群中大部分是稚氣未脫的大學生。中財研二的學生張哲格外顯眼,他一手拿準考證,一手拖著黑色的行李箱。問及原因,他笑著回答:“明天有個廣東的面試,我得趕過去,出了考場直奔機場。”
鏡頭拍攝 記錄成長歷程
10時50分,上午考試即將結束。北京教育學院附屬中學初中部門口,一位50歲出頭的男子拿著一部相機走過來,他先在考場門口用手中的鏡頭拍攝了考點橫幅、第一撥考生走出考場的場景。據他介紹,兒子在某部委工作,當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進去,但工作之后發現崗位并不理想,內部調動也不方便,就萌生了二考公務員的想法。兒子來考試,他就想把這一過程拍下來,作為兒子成長的紀念。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