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公務員考試:申論議論文的結構與寫作方法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2-01-0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公務員輔導咨詢

匯集公務員培訓權威機構,權威解答公務員考試相關問題

zaixuanzixun

    申論考試中寫作部分所考核的主要文體形式多為議論文,從遼寧省公務員考試歷年真題分析可以得出,考核的最后一道題目多為議論文的寫作。因此,為了應對申論考試,有必要學習有關議論文的知識,本節將以此為中心,幫助應試者更好地駕馭申論中的議論文寫作。

    一、議論文概述

    (一)議論文的定義

    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以準確的事實材料和公認的原理定論為表達依據,對現實生活中的某種現象及其事理說長道短、論是斥非,闡明作者的立場和觀點的一種常用文體,同時也是訓練掌握文章寫作的基礎性文體之一。

    (二)議論文的特點

    1.科學的理論性

    議論文寫作的直接目的,是闡述作者對某種現象或事理的是非判斷。這就要求作者能夠透過表象,通過分析、綜合,揭示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因此,作者的是非判斷不能停留在就事論事的層面上,更不能無事生非,強詞奪理,憑隨意發揮的想象來做出結論,而是要上升到科學理論層面進行分析評說,其終極目的就是要獲得具有普遍意義的認識結果。對人與事、理與法,要旗幟鮮明地表明作者自己的見解和主張,說白了,贊成也好,反對也罷,都要以科學理論為依據,對讀者說明理由,曉之以理,以理服人,從而給讀者以啟發和教育。可以說,科學的理論性是議論文的價值體現。

    2.嚴密的邏輯性

    議論文的說服力和感染力,依賴于議論文的作者在議論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嚴密的邏輯性、推理性。文章層次的逐段遞進,文章段落的逐層鋪排,文章內容的逐步深化,直到作者的觀點水落石出,都是建立在真憑實據,條理分明,全面綜合的分析、判斷之上,或由此及彼,或由表及里,或演繹推論,或歸納求證。沒有嚴密的邏輯性,議論文就沒有存在的基礎,就不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3.鮮明的主觀性

    議論文的寫作都是有明確的議論對象的,這些議論對象作為現實世界中的客觀存在,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也正是這種聯系往往使它的本質被罩上了一層迷霧,具有多重性、多義性的特征。議論文的作者要有追求真理的信心和毅力,有捍衛真理的勇氣和膽識,在文章中堅持自己的主張和見解,在透視現象、探尋規律、揭示聯系的過程中亮出自己的真知灼見,態度絕不曖昧。這就使得議論文帶有鮮明的主觀性。從主觀出發而最終歸于客觀,突出主觀性而又防止片面性,強調全面性而又重視針對性,這是議論文的本質特征所在。

    二、議論文的結構與寫作方法

    (一)議論文的結構

    1.議論文的基本結構

    結構就是文章中材料的組織與安排的技巧,它是作者思路的體現。文章結構包括開頭、結尾、層次、段落、過渡、照應等多個方面。

    議論文是說理的,它要完全按照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來安排結構。

    議論文的結構大致可以分成三個部分:引論、本論和結論。引論就是文章的開頭,有領起全文的作用,或者提出論題,或者點明論點,或者概述議論范圍,或者交代寫作目的,或者擺出反駁的錯誤觀點等。有的單用一種,有的兼用幾種,一般都是把文章所要論證的論點整個或部分地告訴讀者。引論一般都寫得比較簡要,有的只用幾句話就引入本論。本論是文章的主要部分,對提出的論點進行分析和論證,往往需要用較大的篇幅,內容復雜的還要分成幾節或者幾個部分分別論述幾個方面的問題。本論的論述內容決定整篇文章質量的好壞。結論就是文章的結尾,或者歸納論點,或者總結全文,或者明確任務,或者提出希望等,根據表達的需要,內容可詳可略,但一般都與引論相呼應。

    議論文按照這樣的順序分成三個基本部分,是文章內在邏輯性的反映。一般議論文總是先提出問題、點明論點,這就是“引論”。問題提出以后,進一步加以分析,提出證明論點的論據,組成論證過程,這就是“本論”。問題經過分析,證明論點是正確的,最后需要向讀者再作一番交代,這也就是“結論”。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在文章的結構上也就必須構成從引論、本論到結論具有一定邏輯性的三個部分。

    2.議論文的主要結構形式

    從議論文的結構上看,主要有兩種形式:

    (1)縱向推論式。這是一種由一個層次引出另一個層次,含義一層深于一層的縱深式結構。層次之間有著嚴密的邏輯關系,其先后次序也是不可變動的,例如“表象—本質—規律”、“問題的提出—問題的分析—問題的解決”、“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一般性—特殊性—結論”等。魯迅的《最先與最后》就是這樣一種結構形式。作者從一些中國人將賽馬者的“不為最先,不恥最后”奉為自己處世金針說起,指出中國的國民性中不但有“不為戎首”“不為禍始”,甚至于還有“不為福先”的劣根性,繼而列舉運動場上的“不恥最后”現象推證:“所以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吊客;見勝兆則紛紛聚集,見敗兆則紛紛逃亡。”這就難免出現“土崩瓦解”的結果。由此作者在文章最后一個層次深刻地指出:“多有‘不恥最后’的人的民族,無論什么事,怕總不會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些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梁。”

    (2)橫向分論式。這是一種圍繞著中心論點的論證而設立若干分論點,各分論點之間以同等地位平列安排的橫向鋪排式結構。各層次之間的關系是并列的,而不是相互牽制的,層次的先后順序沒有不可調整的邏輯關系,適當地調整也不妨礙中心論點的論證。所以常見“一方面……另一方面……”“第一……第二……”“首先……其次……再次……最后”“引論——本論——結論”等層次表述關系。例如2003年1月19日發表在《中國青年報》的評論員文章《把學習寫在青春的旗幟上》,就是這樣一種結構形式。文章根據江澤民在十六大報告中指出的“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即在青年中大力倡導終身學習的理念,使讀書學習成為青年的時尚,可以積極推動學習型社會的形成,也能夠有力地促進廣大青年的全面發展。在隨后的論述中,文章分兩個板塊,第一個板塊闡述青年努力學習的意義,依次為“青年努力學習是時代發展的要求”“青年努力學習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青年努力學習是自身成長的需要”三個層次;第二個板塊闡述學習的內容,依次為“要加強對科學理論的學習”“要加強對現代科學技術的學習”“要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三個層次。兩個板塊之間用黨中央幾代領導人重視學習的論述銜接,結尾對近年來實施“中國青少年新世紀讀書計劃”取得的成效作了簡要回顧,向青少年發出新的號召:大興勤奮學習之風。全文層次清晰,過渡自然,觀點鮮明,論證有力。

    (二)議論文的寫作方法

    議論文的寫作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是立論型,二是駁論型,三是立論與駁論兼而有之。

    1.立論型議論文的要素與寫作方法

    在立論型議論文中,作者的論點、論據和所用的論證方法,通常被認為是必不可少的“三要素”。寫作立論型議論文,實際上就是在論點和論據這兩個要素之間展示一種必然的、邏輯上的包容、印證關系,即論點來自于論據,論據是論點存在的基礎。而“展示”這種關系的過程就是論證。

    (1)論點。論點是作者對議論文中的論題所持的主張和看法。每篇議論文都至少有一個論點。有時,因為論題比較復雜,為了將論點表述清楚,在同一篇議論文中,會設立一個中心論點,再將其分解成若干個分論點或小論點,通過各個擊破的辦法,逐個論證,逐層分析,最終使中心論點獲得論證。例如《不應限制外地勞務》一文,就是通過對“地方保護主義很容易遭致報復”“禁止外地勞務的進入,也直接損害了本地使用勞務的單位”“市場經濟的原則是公平競爭和自由選擇”等幾個分論點的論述,證明不應該限制外地勞務進入北京。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1/4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全方位公考復習攻略

更多>>

公考交流

進入論壇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一级AV在线免费观看 |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永久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中文字幕aⅴ高清看片 亚洲欧美性综合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午夜站香蕉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