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政協委員倡設公務員義工制度扭轉官員形象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布時間:2012-01-1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新網南京1月12日電 (申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公職人員,特別是議員等高級官員,對于社區義工服務都會積極參加,視其為接近民眾、傾聽民聲、與老百姓交流溝通、樹立親民形象的最佳渠道。但是在國內,公務員做義工服務還是太少了。”1月12日,參加政協南京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的南京市政協委員林瑋提出,應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普遍實施的義工服務形式,配合政府機構改革,建立公務員義工服務制度,借此改善目前社會上對“公務員”“政府官員”的誤讀和誤解,加深普通民眾和公務員、官員之間的溝通交流,改變“公務員”和“政府官員”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固有形象。
林瑋表示,義工把社會、為他人無償服務當成自己應盡的義務,并成為習慣和自覺的生活方式。在社會上廣泛開展義工服務,不僅能幫助社會困難群體,更能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培養公眾的社會責任感。“特別是建立公務員義工服務制度,不僅可以增強老百姓對公務員的了解,消除老百姓對公務員的誤解,同時也增強公務員對社會主動奉獻的意識,使公務員直接接觸社會,貼近困難群體。扭轉部分政府機關‘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作風,為百姓上門服務,主動服務,熱情服務。”
對此,林瑋建議,應該對公務員每年義工服務的時長、范圍、考核獎勵辦法作出具體或指導性的規定;同時,建立義工服務基地,深入社區、敬老院、福利院、中小學,開展助學助老、助殘及關注其他弱勢群體,關注青少年問題、環保問題和社會公益性宣傳活動等。
“尤其應該建立公務員義工服務日和公務員義工服務基金,將義工活動制度化、經常化。要把義工服務要列入干部年終述職考核的內容。”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