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工傷賠償將與普通人一樣
來源:信息時報發布時間:2012-02-0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廣州公務員社會化養老改革邁出“第一步”,以后將逐步推進養老、醫療改革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吳瑕 通訊員 穗仁宣) 公務員不用繳社保,但退休后拿的錢卻是企業職工退休金的三倍!雙軌制屢被詬病,信息時報也曾在2010年全國兩會和2011年全國兩會提出這個問題,呼吁廢除雙軌制,讓公務員與普通職工一樣繳社保、待遇也一樣。而今,廣州的公務員社會化養老改革終于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昨日,記者從“2012年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廣州市公務員、全額撥款和參公管理的事業單位人員,將根據全省的部署,逐步納入“社保五險”之一的工傷保險制度范圍。接下來將陸續推進養老、醫療等社會化改革進程。
會上,市人社局黨委書記、局長楊秦在工作報告中指出,去年,廣州市修訂《廣州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行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規,統籌基金對基本藥物的支付比例增加10%;免費為從事職業病危害和高風險行業的2.8萬名一線工人進行工傷預防性職業健康檢查。
目前,廣州市社會保險五險參保人數達2272.7萬人次。其中,共有115.9萬名35歲以上的農村居民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提前完成全市農村居民參加社會保險任務。企業離退休人員月平均養老金提高到2413元,農轉居退休人員養老金從每月559元提高到每月615元。失業保險金標準調整為1040元/月,新農保基礎養老金標準從110元/月調整為130元/月。全面實施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實現了廣州行政區域內參保人“同城同待遇”的目標。
養老金今年力爭提10%
此外,記者了解到,今年市人社局還將進一步提高事關民生的社保待遇水平。楊秦指出,力爭將所有大中專學生100%納入居民醫保參保范圍;力爭將城鎮職工月人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提高8%至10%;全市參保人享受同等的醫療保險待遇和醫療保險經辦服務;將傷殘退休金、傷殘生活護理費、供養親屬撫恤金待遇提高10%;出臺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實施辦法和職工未就業配偶生育醫療費管理辦法。
楊秦在報告中還提到,將加強外來務工人員服務管理工作,繼續開展廣州市優秀外來務工人員表彰活動和農民工積分制入戶工作,積極探索高技能人才入戶新辦法,高標準做好農民工博物館布展工作。
公務員醫療養老都將社會化
對于今年工作的部署,楊秦指出,今年將研究完善農轉居人員養老保險辦法,研究制定城鎮居民與新農保的整合制度,研究和出臺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參加工傷保險辦法。將機關、全額撥款和參公管理事業單位、靈活就業人員和非全日制職工、基金會、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納入工傷保險制度覆蓋范圍。
對此,市人社局的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省人社廳的相關部署,今年推進機關公務員、參公管理的事業單位職工逐步開展社會化養老改革,參加工傷保險就是邁出的“第一步”,接下來,將陸續推進養老、醫療等社會化改革進程。
包括廣東僅7省份還有公費醫療
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中,已有24個取消公費醫療,全部參加醫療保險,還有山東、廣東、江西、江蘇、湖北、貴州、陜西等7個省份的公務員,尚未全部取消公費醫療。以北京市為例,從今年1月1日起,該市國家機關、參公管理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按照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0.5%繳納工傷保險費,以降低公務員的職業風險。
針對公務員的職業特點和工傷發生率,其參保標準也將與本市一類行業的其他用人單位一樣,實現了各類用人單位工傷保險制度、待遇和標準的統一。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