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生理心理學章節輔導第十一章
來源:中大網校發布時間:2012-02-24
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心理咨詢師考試,全面的了解心理咨詢師考試教材的相關重點,小編特編輯匯總了心理咨詢師考試輔導資料,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第十一章人格的生理心理學問題
艾森克人格理論的生理基礎
1.皮層興奮性水平低者,表現為外向型人格特質,主動活躍的尋求刺激,以提高皮層喚醒水平彌補先天之不足。相反,皮層興奮性水平高的人表象為內向型個性特征,沉靜穩重,與外界接觸少,以避免過多刺激而導致更高的皮層興奮性水平。簡而言之,艾森克認為皮層興奮性水平是內-外向人格維度的生理基礎。
2.條件反射能力強者多為內向型人格,其神經質人格維度較低;條件反射能力弱者多為外向型人格,其神經質人格維度較高。
智能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3.智力分為晶態智力和液態智力,晶態智力是人們知識和經驗的結晶產物,是通過語言、文字的提煉和積累而畢生發展的智力,其腦結構基礎是言語功能區和概念形成與存貯的大腦結構。因此,額、顳葉的言語思維調節區,在個體生活經歷中通過學習過程而形成的機能聯系是晶態智力的腦基礎。
液態智力是指空間關系和形象思維在視、聽感知覺基礎上形成的智力。它制約于各種感覺系統、運動系統和邊緣系統的解剖生理特點。
根據言語思維的腦機制不難理解,左半球是言語思維的優勢半球,必然在晶態智力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右半球是形象思維或空間關系認知的優勢半球,所以在液態智力中發揮主要作用。
4.人們從生到死的畢生發展過程中,智力不斷發展變化,智力發展變化受其社會、生活條件,經歷以及腦的不同發育階段所制約。盡管新生兒的腦重量僅是成年人的1/4,但腦內神經元的數量卻與成年人大體相同,胎兒出生以后神經元的數量不再增多,腦的發育表現在神經元的增大;軸突和樹突增長,分枝增多;纖維披鞘;細胞間聯結——突觸不斷增多擴大。腦的發育并非勻速,胚胎時期和嬰幼兒時期是腦發育的兩個重要關鍵階段。
20歲左右的人腦在顱腔內最為充盈。20歲以后,腦內細胞的數量以每日十萬左右的數字遞減。60歲時人腦細胞大約減少了10-15%,腦溝裂增寬和腦室擴大顯而易見。這個過程在70歲以后加速進行。然而人們的智力在20歲以后并非逐漸下降。相反晶態智力髓個人學業的完成、復雜經驗的積累而逐漸增長,甚至一些退休老年人努力學習仍可提高晶態智力;通過文藝活動和體育鍛煉,液態智力也可以逐漸提高。這是由于成熟以后的腦細胞仍可通過學習機制,擴展突觸聯結的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