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家公務員面試每日一題(2月26日)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3-09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題目】某地發生一狂犬病例,當地政府采取措施將當地狗一律撲殺。有網友質疑這種殺光現象,也有網友認為“人命重于狗命”,你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參考答案】
某地發生一狂犬病例,當地政府采取將當地的狗全部撲殺的措施。對于這種做法我們暫且不談它的對與錯,僅從當地政府的初衷來看,它的用心無疑是良善的,是為了當地所有人民的生命安全。但是將當地所有狗都殺死的做法卻是值得商榷的。
基于一例狂犬病例,將當地所有的狗都殺死的做法,確實能夠起杜絕再次發生病例的情況發生,但是我們所付出的代價確是當地所有狗的生命。我們姑且不去討論人與動物生命的貴賤,僅就這么大的經濟損失而言,這個措施是不是有些過激?況且還有很多的愛狗人士,對于自己喂養多年的狗,他們已經把它視為家庭的一份子,視為自己情感的寄托,這樣硬生生的措施,是不是有失人性?
我們都知道狂犬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是被狂犬咬傷或抓傷,就其傳播方式來看,遠比禽流感那種依靠呼吸道傳染的疾病要困難得多。所以在本地只有一例病例的情況之下,便做出這樣全面撲殺的決定,就顯得草率了。
當然,面對狂犬病這樣嚴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政府要第一時間做出反應這是應該的,值得稱贊的,體現了當地政府的應急意識。但是當地的政府在做決定的時候是不是更應該貼合實際的情況?迅速調查,準確定性,而后才是精準對策。而不是本末倒置,遇到事情不辨明情況就著手實施,這樣就極有可能會因為措施的不到位而引起不必要的損失和后果,畢竟政府手中掌握的是公權力,涉及范圍較廣。所以,當地政府應該在根據查明的關于這一病例的情況后,再予以決策采取何種措施,是不是可以采取加大宣傳、養犬強制防疫、疫區部分撲殺、所有人員強制預防等等措施,而不是一概不問全部撲殺的“一刀切”。
總之,對于當地政府的這一行為,我們所應該看到的是政府用心的良善以及其應有的應急意識,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政府對于突發事件處理能力的有待進一步提高。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國政府已經在向服務型政府轉變,也有意識地提高政府及官員這方面的能力。相信在今后,政府的應急能力一定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更好地為人民排憂解難!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