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公務員無領導小組討論面試分析
來源:中公教育發布時間:2012-05-3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背景材料」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實施村村通公路的工程中,有的地方脫離當地經濟能力,村村通,修成了村村坑。
「問題及要求」
1.請分析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考生個人發言。
2.自由討論。
3.推薦或自薦,總結陳述討論情況。
「試題分析」
無領導小組討論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在面試過程中要求考生之間相互討論,從而產生一定的人際互動,考生需要在與其他考生的溝通和互動中表現自己。無領導小組討論考查的重點之一也與人際交往有關,例如言語表達能力、人際影響力等。與結構化單純的一個人回答考官問題相比,無領導小組討論更注重考生在回答問題過程中的整體表現,說得好并不代表得分會高。就本題而言,屬于一道開放式無領導小組討論問題,其答題思路類似于結構化中的綜合分析題,對于題中所提到的這種現象我們可以做如下的分析: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農村公路建設,并連續幾年將其列入了為民辦實事項目。幾年來,我國農村公路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農村交通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也為廣大群眾帶去了很多實惠和方便。然而,在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也不應被忽視。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車輛密度大,重噸位車輛多,對農村公路造成了極大的負荷,并已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害,路面下沉斷裂、破損嚴重,大大降低了農村公路的通行能力。目前,雖然部分省市出臺了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補助政策,但養護資金缺口仍較大,現有的補助標準無法滿足農村公路日常養護和大中型修、養護的需要,公路損毀安保設施資金也投入不足。造成目前這種現狀的原因主要有:
1.管理不到位。部分農村公路修建之后便無人問津,時間久了,自然出現損壞、斷裂的問題。部分地區鄉鎮雖然成立了“農村公路管護站”,但各管護站的管理不到位,專業人員嚴重缺乏;有的管護站只是維護鄉鎮運煤線路的養護站,而對于大部分的村村通公路,根本無人管養。
2.資金籌措困難。根據《公路法》的有關規定,鄉村公路的管理養護由縣鄉兩級政府,依靠村民委員會組織農民自修自養。然而當前農村實行稅費改革,取消了“五統籌”,籌集鄉村公路管養資金更加困難。沒有資金保證,農村公路根本無人管養。每年損壞的路段大都是局部現象,因無人管護,隨著時間的推移,車輛的運行,小毛病逐漸發展,造成大面積的路面損壞。
3.養護設備、技術嚴重缺乏,無合理的管養計劃。公路養護是一項相對專業性較強的工種。各村養護資金不足或沒有,養護設備、技術又相對缺乏,因而不能夠及時修復已損壞的道路。加之資金投入不足,部分公路存在先天的質量缺陷,如再不加強后續管理養護,將有報廢的可能。
為此建議:
1.加強領導,落實管理機構。農村公路管養領導機構要定期向縣級政府匯報農村公路管養計劃,經常性地檢查鄉鎮農村公路管護情況。各鄉鎮“農村公路管理站”要負責本鄉鎮范圍內鄉村公路管理養護,要將人員、經費、責任落實到位。
2.要統籌資金,建立長效運行機制。農村公路管護問題主要是資金問題。況且大部分農村仍以農業經濟為主,工業經濟沒有或相對較少。因此,縣級財政應每年從地方財政收入中拿出一定資金作為鄉村公路養護專用資金,納入財政預算管理,使其制度化。有煤礦的鄉鎮可以在本鄉鎮范圍內收取一定比例的礦產資源費作為鄉村公路養護專項資金的補充,促進本鄉鎮公路管理與養護。貧困鄉鎮可以村為單位籌集鄉村公路養護資金,主要用于農村公路的材料費和養護工的勞動報酬。
3.要盡早、及時修復損壞路段。每年損壞的路段大都是局部現象,要早發現,早修復,避免小毛病積累成大病害。
4.加強日常管養。各鄉鎮管護站要保證養護人員相對穩定,提高鄉村公路的整體養護水平,同時也要制定完善各種考核辦法,定期檢查考核。鄉村公路管理,特別是對超限運輸的管理體制要堅決果斷,堅決禁止大噸位車輛通行。以路段設置防護設施,確保客運車輛、消防車輛的安全通行。加強對群眾進行愛路、護路的宣傳教育,發揮群眾的積極性,引導群眾增強依法護路的自覺性。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