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政法干警文化綜合輔導:歷史高頻考點
來源:中公教育發布時間:2012-07-2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5.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是唐朝盛世的象征。貞觀是唐太宗的年號。唐太宗親歷過隋末農民戰爭,領悟了人民能載舟覆舟的道理,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使國力強盛,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
6.宣政院
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國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區軍政事務的中央機關。由帝師兼領。忽必烈始置總制院,后改為宣政院。從此,西藏地區正式成為我國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
7.鄭和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是指明朝初期鄭和奉命出使七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動。西洋是指今文萊以西的南洋各地及印度洋沿岸一帶。從1405到1433年,鄭和先后七次遠航,到達非洲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8.攤丁入畝
攤丁入畝,是清朝在“一條鞭法”的基礎上出現的一次重大的賦稅制度的改革。這種辦法把丁稅平均攤入田賦中,征收統一的地丁銀。它最終結束了中國歷史上人丁地畝的雙重征稅標準,使賦役一元化。攤丁入畝制廢除了人頭稅,對人口增長和社會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
9. 中英《南京條約》
1840年6月,英國侵略者為保護所謂的鴉片貿易,依仗其船堅炮利,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經過兩年戰爭,清政府戰敗。1842年,在英國的軍事威脅下,清政府被迫在南京城外長江江面上的英國軍艦上同英國簽訂了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10.《資政新篇》
《資政新篇》是1859年洪仁教煬┑H尉κ保獻嗵焱鹺樾閎率鏊蛭鞣窖安菽獾慕ü槳福睦⒄棺時局饕濉?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