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政法干警考試行測強化模擬題三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8-1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48.下列句子中劃線部分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嫉妒的人,或者咬緊牙關,對人家的成功不贊一詞;或者一臉不屑,將人家的成就說得分文不值。
B.人事處通知,對那些久假不歸的同志要查明情況,對其中的無故曠工者要嚴肅處理。
C.改革開放的成果越來越令人矚目,許多來中國的人都有感于二十幾年來中國發生的石破天驚的變化。
D.最近,浙江警方對3起網絡造謠事件的始作俑者分別做出處罰。
49.下列句子中劃線部分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今年銀川市首次將傳統文化元素注入端午節中,屆時一場“品詩香、賽龍舟、包粽子、送香囊”的“民俗大宴”將令市民大快朵頤。
B.美國政府在臺灣問題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C.法庭認為,張師傅因正當防衛而致使歹徒喪命,實屬情有可原,罪不容誅。
D.近年來,許多學生正值豆蔻年華,卻成天沉迷在網吧里,荒廢了學業,浪費了青春,真讓人痛惜不已。
50.下列句子中劃線部分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作為一名演員,最大的快慰莫過于自己的表演能與觀眾的情感融會貫通。
B.由于構思精巧,章法嚴密,這幅巨型國畫表現的人物與場景雖然眾多,但卻具有內在聯系,畫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C.這部歷史小說圍繞著明末的內憂外患展開故事,情節生動曲折,扣人心弦。
D.他善于讀書,常常能從書中斷章取義,并恰如其分地運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答案:
22.C.[解析] 本題屬于實詞辨析題。根據文段前后文的邏輯關系可看出,文段的意思是“任何違背人類良知的規定”都是負面的,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所以,第一個空應該是“應當”或者“必須”。第二個空由于前文提到的是法律,所以“合法性”是合適。
23.A.[解析] 本題屬于成語辨析與實詞辨析相結合的題目。在成語部分,“言傳身教”要有人作為主語,可以首先排除,“耳熟能詳”是指聽得爛熟,可以詳盡復述出來,而不是學習的模式。“潛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覺受到感染、影響而發生了變化。“耳濡目染”也指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這兩個詞語放在這里合適。而第二個空,應該表達積極的意義,“短暫”不符合文段的邏輯。所以選擇A選項。
24.A.[解析] 本題屬于成語分析題。根據成語的意思,“俯拾即是”是指只要彎下身子來撿,到處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類東西、要找的某一類例證、文章中的錯別字等很多。符合題意。“罄竹難書”一般用來形容壞事太多,書寫不完,不能用在這里。同時,“寥若星辰”是形容少,而不是多,和語境正好相反。“觸目驚心”形容事態嚴重,引起轟動,用在這里太嚴重了。所以選擇A選項。
25.B.[解析] 本題屬于成語分析題。本題的關鍵第一是那個俗語--“吃不窮,穿不窮,計劃不周才受窮”,同時題目中說“很難產生信貸危機”。這兩個地方都說明中國人的消費傳統是“根據收入的多少來決定開支的限度”,即“量入為出”,而不是“精打細算”或是“勤儉持家”。所以選擇B選項。
26.C.[解析] 本題屬于實詞辨析題。根據題意,“羞怯”和“錯誤”首先應被排除。“體察”是指體驗、觀察,“體恤”是指同情、照顧。兩者不同,這里“體察”表意更加準確,所以選擇C選項。
27.D.[解析] 本題屬于成語分析題。根據成語部分的意義可排除A、C兩項,“捉襟見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兒,形容衣服破爛。比喻十分窮困,或者比喻顧此失彼,窮于應付。與“顧此失彼”同一個意思。根據文段中“緊接著”這三個字,應該選擇“迅速”,而不是“逐步”,以表示連接得很快。所以選擇D選項。
28.C.[解析] 本題屬于實詞辨析題。根據文段后文的“并被符號化”一詞可以知道,第一個空可以排除“未知”一詞。根據前后文的內容“安寧”和“興旺”兩個詞,第二個空不應該填入“成功”這樣的應該應用于個人的詞匯,所以排除B選項。而第三個空,由后文的心理作用可知,這個空應該填入和心理有關的詞匯,所以在“妖魔”和“恐懼”中,應該選擇“恐懼”。所以選擇C選項。
29.C.[解析] 本題屬于成語辨析與實詞辨析相結合的題目。根據文段前后文的邏輯關系和后文的“潤色”一詞可知,作詩需要詩人用心,第一個空應該選擇“精心”或者“用心”,進而排除A、D兩個選項。而第二個空,能與作詩搭配的只有填入“技巧”,而不是“努力”。同時,在成語題中,“花拳繡腿”是指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實際上并無用處的工作,不適合這個語境。而“華而不實”比喻外表好看,內容空虛。也指表面上很有學問,實際腹中空空的人。適合本題題意。所以選擇C選項。
30.C.[解析] 本題屬于成語辨析與實詞辨析相結合的題目。在成語部分,根據文段的前后邏輯,首先可以排除的是B選項。“天下太平”指處處平安無事,“萬事大吉”指的是一切事情都已辦好。這兩個詞都不能指特有的經貿關系這一件事。“風平浪靜”比喻平靜無事。放在這里是適合的。同時“享用”大餐也是可以搭配的。所以選擇C選項。
31.B.[解析] 本題屬于主旨概括題。第一句指出“風是制造沙漠的罪魁禍首”,后面兩句是對首句的解釋;最后一句是指出“沙漠中沙子”的來源。因此整個文段都是解釋“沙漠形成的原因”。
32.B.[解析] 本題屬于主旨概括題。文段屬于總-分形式的行文脈絡。第一句點出法國的民間企業和協會不僅環保意識很強,還喜歡表現。接著文段舉了音樂會和法網的例子來說明這種很強的環保意識是如何被體現出來的。B項中法國民間組織即法國民間企業和協會,“亮出”即標榜。A和D項概括不全面,文段是以文體界為例說明整個民間企業和協會。C項中“時時處處”過于寬泛,其涵蓋范圍比“民間企業和協會”大,也不準確。所以選擇B選項。
33.B.[解析] 本題屬于主旨概括題。文段首先提出家園是富有情感的詞語,第二句話通過對親人和故鄉山水的描述解釋了為什么家園是一個富有情感的詞語。最后一句話“‘家’永遠都是一個令我們憧憬的暖暖的夢……”進一步說明家所富有的情感是什么,那就是溫暖,“因為”后面強調了這種溫暖來源于家是我們自己的根,是我們享受永安與溫暖的庇護所,說明家能給個人歸屬感和安全感。所以選擇B選項。其他選項均不是文段的主要涵義,予以排除。
34.C.[解析] 本題屬于文意推斷題。解題關鍵在于抓住文段的深層涵義。從“像人性中所有與生俱來的感情一樣,這種情感決不是專屬于良善君子”和“即使一個無賴罪大惡極,無視一切社會規范,他也不會完全喪失同情心”可以看出每個人都具有同情心,無論其道德品質高低,也就是文段在告訴我們“同情”是人的天性。所以選擇C選項。作者并沒有號召大家多去同情別人,因此D項不正確。
35.C.[解析] 主旨題。文段圍繞“建筑原本就是人類為了需求安全和庇護才建造出來的”展開,斷尾再次重申了建筑的首要功能是給人安全、舒適和溫暖,即營造出一定的空間,供人使用,保護人的生命。所以選擇C選項。文段強調建筑,而A項強調人類獲得安全和庇護的方式。分隔空間只是建筑的手段,最終的目的是給人溫暖和庇護,因此D項不準確。
36.C.[解析] 主旨題。文段前兩句說明了都市人傾向于在端午節選擇短線游。第三句說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要紛紛推出各具特色的短線游活動。可見,端午節短線游的市場呈現一派熱鬧繁榮的景象。所以選擇C選項。文段圍繞端午節旅游市場展開敘述,B和D項沒有提到端午節,予以排除。A項概括不全面,僅涉及了文段前兩句的內容。
37.D.[解析] 本題屬于主旨概括題。文段首句描寫貝加爾湖“生物種類奇多,甚至在1600米的底部仍可見到大量生物群”。第二句解釋了貝加爾湖生物種類豐富的原因。最后一句提到它的“底棲生物含量之豐也令人驚嘆”。整個文段主要介紹了貝加爾湖的生物種類如何之豐富。A與B項中,由于貝加爾湖含氧情況并不是文段的主要意思,因此A和B項概括不準確。所以選擇D選項。
38.D.[解析] 本題屬于主旨題,需要考生對文段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無論我們如何強調工藝的地位,如果不用事實--工藝的特征來說話,我們就無法幫那些人打消疑慮”是文段的主要意思,用工藝的特征可以證明工藝的地位是何等重要,特別是向那些對工藝品懷有矛盾態度的人證明。所以選擇D選項。文段不是在將對工藝品又愛又怕的人的數量多,因此A項不準確。文段主要為說明“工藝的特征”,而不是“工藝”,因此B項不準確。
39.A.[解析] 本題屬于主旨概括題。文段屬于總-分形式的行文脈絡。“筆觸是藝術家內心世界的瞬間暴露”是文段的中心主旨。“是痛快淋漓還是猶豫不定……都表現了藝術家創作時的精神狀態和心路歷程。”以及最后文段提到筆觸里隱藏著藝術家的秘密,這些秘密是無法通過機械性工具獲取的,都是圍繞筆觸反映了藝術家內心世界這一主題展開的。所以選擇A選項。
40.C.[解析] 本題屬于主旨概括題。本題的解題關鍵在于理順文段的論述邏輯。文段首先解釋了節奏是什么。接著闡述了節奏在舞蹈中的作用--“內在的情感與外化的舞姿之間的橋梁”。然后解釋了什么是內在情感和外在舞姿。文段主要闡明了節奏在舞蹈中的橋梁作用,是很重要的。所以選擇C選項。
41.A.[解析] 意圖推斷題。“在中國,網絡文學作者隊伍是一個驚人數字”引出我國網絡文學作者的隊伍是何其龐大。然后作者提到“從根本上說網絡文學也要遵循文學創作的基本規律”,說明網絡文學的創作需要規范的和提高。“正因此”是文段的關鍵詞,“努力提高網絡寫作者的文學修養和審美水平,經列入中國作協的工作日程”,說明培訓網絡文學作者的工作已經得到了中國作協的重視,而且可以看出作者對此持肯定態度。所以選擇A選項。D項中“規范網絡文學”表述不準確。
42.D.[解析] 本題屬于語序重排題。解題的關鍵是分析句中的連接詞和各句之間的邏輯關系。該文段從文體上看屬于議論性文段,是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順序來排列。42句當是“提出問題”的內容,提出了“文化領域的不同景觀。”15句是對“不同景觀”的解說,兩個“一方面”應并列在一起,而5句中的“則”是承接1句基礎上的轉折,所以5應排在1后面,36句指出了出現“不同景觀”的原因。42句提出問題,15分析問題,36句解決問題,所以正確的排列順序為:421536。所以選擇D選項。
43.C.[解析] 意圖推斷題,應該把握整個文段作者論述的目的和意圖所在。文段首先引用了美國哮喘和免疫學會的報告,來說明服用維生素C對人體健康的益處。此外還介紹了維生素C對身體有好處的原因以及什么途徑能有效補充維生素C。作者介紹維生素C的好吃是想提倡人們要注意適量補充它。所以選擇C選項。A選項是對維生素C的功能做了總結,但并不能完全概括作者的寫作意圖。
44.D.[解析] 主旨題,文段首先講到古代喜劇教育人們改掉壞習慣的方式讓人們樂于接受。“因為”后面講了原因-“人們從舞臺上看到了一個模仿出來的人物……”即上演的內容是生活本身,貼近生活,所以易于接受。所以選擇D選項。其他選項都不是文段主要想表達的意思,予以排除。
45.B.[解析] 意在說明,應該把握整個文段作者論述的目的和意圖所在。文段闡述了炎帝神農文化對中華文化的深遠影響,言外之意是要繼續發揚炎帝神農文化。所以選擇B選項。其他選項都沒有超越文段的字面意思進行引申。
46.B.[解析] 本題屬于成語分析題。根據成語的意思,第一個“繪聲繪色”應該是“有聲有色”。“休戚與共”是憂喜、福禍彼此共同承擔。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同。這里應該用“患難與共”。D項中“文不加點”的“點”是“涂改”的意思,指文章一氣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不是說文章不寫標點。B選項“閃爍其詞”形容言語遮遮掩掩,吞吞吐吐,符合題干表述的語境,所以選擇B選項。
47.B.[解析] 本題屬于成語分析題。根據成語的意思,“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比喻無辜被連累而遭受災禍。“慘淡經營”是說在困難的境況中艱苦地從事某種事業,不能說銷路不好,面臨倒閉。“侃侃而談”不用來形容聊天,“侃侃”本為剛直之意,談得理直氣壯才叫侃侃而談。“望其項背”是說可以看到他人的脖子和脊梁,指的是距離不遠,能趕得上,從句意來看應用“不能望其項背”。所以選擇B選項。
48.D.[解析] 本題屬于成語分析題。根據成語的意思,“不贊一詞”原指文章寫得很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現也指一言不發。不能理解為“不說一句贊成的話”。“久假不歸”中的“假”是“借”的意思,這個成語的意思是“長期借去,不歸還”。不能理解為“長期請假而不回來”。“石破天驚”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不能用于“驚人的消息或變化”。“始作俑者”比喻惡劣風氣的創始者,用在這里符合語境。
49.A.[解析] 本題屬于成語分析題。根據成語的意思,“危言危行”是指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不能理解為“危險的言論和行動”。“罪不容誅”是指罪惡極大,殺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惡。不能理解為“罪惡小,不應該誅殺”。“豆蔻”是一種草本植物,“豆蔻年華”,指女子十三四歲時,不能用于成年女子,更不能用于男孩。“大快朵頤”是大飽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的意思。這里“民俗盛宴”顯然是比喻,“大快朵頤”也是比喻。所以選擇A選項。
50.C.[解析] 本題屬于成語分析題。根據成語的意思,“融會貫通”指的是參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徹的領悟。事倍功半:形容花費的勞力大,收到的成效小。“水乳交融”中的“交融”是融合在一起。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結合十分緊密。“畫面上各部分”無所謂感情,所以水乳交融與語境不符。“斷章取義”是指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的內容,而只根據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為貶義,不符合題目語境。“扣人心弦”是形容詩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動,符合語境。所以選擇C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