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關注:19年7月國際學校開放日全國優質國際高中國際初中國際小學推薦
語文閱讀是中考語文同學們丟分最嚴重的一部分,為此,我們應該及時發現語文閱讀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掉。
引子:從每年的中、高訪談說起
這兩年形成的慣例:每年高考語文11:30結束,12點我能拿到試卷,然后用十多分分鐘掃著看一下題,然后接受訪談,中考基本也是這樣。
2011年時,我預測中考必考17道題(想錄21道,但時間不夠,議論文部分便沒錄),在youku網上能找到,細心的人會發現,那個視頻是在中考前便錄完了。結果過了幾天各個地方的中考開始了,大家可以對照著全國任意一個地區的中考試卷和我講的題,測算一下到底命中了有多少?去年平均命中率是70%,最的地區是100%(比如內蒙古呼和浩特、河南、德州),有意的家長可以自行評價,以家長們自己的標準核對一下。
一、初唐四杰詩人
1、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主要作品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閣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詩中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思想內容:我們分手之后,雖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傷。海內有知心的朋友,即使遠隔天涯,也像是近鄰一樣。寫出了作者的開朗樂觀。
(2)《滕王閣序》:
詩中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思想內容:這一句中,描繪出了彩霞自上而下,孤鶩自下而上,好似齊飛。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渾然一色的景象。句式上下句相對,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對偶,形成"當句對"的特點。另外,詩句動靜結合。動寫"落霞"、"孤鶩",動寫"秋水"、"長天",使人的視野中出現一幅絢麗的"江邊初晴"的畫面。
2、楊炯,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有邊塞詩《從軍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詩中名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思想內容: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直接抒發從戎書生保邊衛國的壯志豪情。艱苦激烈的戰斗,更增添了他對這種不平凡的生活的熱愛,他寧愿馳騁沙場,為保衛邊疆而戰,也不愿作置身書齋的書生。
3、盧照鄰,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有《長安古意》
詩中名句: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
思想內容:比目魚是兩只眼睛長在一邊的奇魚,被認為需兩魚并肩而行,故名比目魚。在我國古代,比目魚是象征忠貞愛情的奇魚。作者借此表現對愛情的忠貞不渝。
4、駱賓王,初唐四杰之一,七歲時作詩《詠鵝》,一舉成名,被譽為"江南神童"。
二、初唐其他詩人:
1、沈銓期, 初唐宮廷詩人,與宋之問齊名,代表作有《夜宿七盤嶺》
獨游千里外,高臥七盤西。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
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詩中名句: 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
思想內容:該句運用擬人的表現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作者夜宿七盤嶺時看到的奇特景像。
2、宋之問,初唐宮廷詩人,與沈銓期齊名。代表作有《題張老松樹》
詩中名句: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
思想內容:喻人有如老松,孤高正直。
3、劉希夷,初唐著名詩人,代表作有《代悲白頭吟》、《從軍行》。
詩中名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代悲白頭吟》)。
思想內容:詩人借此感傷生命的流逝。
4、陳子昂,初唐著名詩人,倡導"漢魏風骨",代表作有《登幽州臺歌》
詩中名句: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思想內容:這是一首吊古傷今詩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中的"古人"和"來者",都是指像燕昭王和郭隗那樣禮賢下士、重用人才的明君和賢臣。這首詩通過抒發詩人登樓遠眺,憑今吊古所引起的無限感慨,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識分子遭受壓抑的境遇,表達了他們在理想破滅時孤寂郁悶的心情。
5、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片斷)
思想內容:這是張若虛僅存的一首名詩,描繪春天夜晚江畔的景色,詞句優美,被稱為是"孤篇蓋全唐"的杰作,詩人用落花、流水、殘月來烘托他的思歸之情。
總述:
看完上面的內容,我們明確以下幾點:1.文學常識離不開識記;2、最重要的識記方法,其實是知道怎該記住哪些內容,哪些是沒必要記的,比如說,上面需要能默寫詩中名句,需要記住人物的代表作,需要記住思想內容;3、我們需要的不是買更多的文學常識書,而是一本系統全面、富有針對性的文學常識輔導資料,工具書式的讀物。
學大教育中考/小升初1對1沖刺輔導,短期提升有訣竅,咨詢電話:400-059-4258
入學幫助熱線: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國際學校擇校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