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沒份兒 教育改革讓農村孩子越落越遠(3)
“不要讓我們既輸在起跑線上,又輸在跑道上”
在全國有名的教育大市湖北省黃岡市,記者走訪了幾所高中,所到之處,即將進入高三的學生都在酷暑之下,揮汗學習。
從小生活在比較艱苦的環境之中,造就了農村孩子更加自主和堅毅的性格,他們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盡管有很多人在初中、高中就放棄了讀書,出去打工掙錢,但是那些堅持讀書、堅持參加高考的孩子,還都相信讀書這條路,對于改變自己的命運更直接,更有力。
家住團風縣團風鎮嚴家嘴村的孫杏,父親長年患病,家境非常困難,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母親打工、做裁縫維持。她的姐姐很小就不上學了,出去打工,供她讀書!敖憬阋液煤米x書,考上一個好學校,這是她和我共同的理想。我只有考上大學,才能改變我和家庭的命運,才對得起我的姐姐”,孫杏說。
知道以后的高考會越來越注重綜合素質和平時知識積累,這些孩子都有一些擔心。團風中學高二4班的余文萍說:“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在高中階段要花大量的精力去補人家十幾年積累的知識啊?”她有些疑惑,農村和城市孩子從小占有的資源不同,享受的條件不同,綜合素質、基本能力怎么能站在一個平臺上去競爭呢?
近幾年來,素質教育越來越高的呼聲,不絕于耳地傳入農村學生的耳朵。在與記者的交流中,許多農村孩子也希望提高自己的素質,可是農村條件有限,怎么提高確實成了他們最大的困惑。
團風縣中學學生程超家住杜皮鄉葉家沖村,父母在武漢開了一個小五金店,他和妹妹都在念高中。他去過武漢,看到過城里孩子優越的學習條件,相比之下,深感自己的環境太差!俺抢锏募议L從孩子很小時就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又請家教,又上各種培優班,農村孩子沒法比”,程超擔心強調素質教育后,農村孩子的機會會越來越少。他說:“今年的英語高考試卷就是一個例子,詞匯量特別大,口語和聽力感覺都特別難,這些都是農村學生的薄弱之處!
“我們希望能夠站在同一個平臺上與城里學生競爭。”采訪中,農村的孩子們發出這樣的呼聲。
這些孩子表示,他們并不反對以提高綜合素質為導向的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孫杏同學說:“如果我們以后當老師的話,我們會在農村中小學里全力推進素質教育,幫助農村孩子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钡,要提高農村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城里學生達到同一個水平,這并非一日之功,甚至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所以我們希望現在的政策能夠照顧到廣大農村學生,不要讓我們既輸在起跑線上,又輸在跑道上。”程超說。
改革:農村孩子為何越落越遠
推行素質教育并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當代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本是一個積極的導向。然而,基于此理念的教改方案在推行的過程中,在農村卻出現了水土不服——與過去相比,改革后城鄉教育差距反而越來越大。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這種現象主要是由三大原因造成的。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