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考生在準備雅思考試的過程中,將閱讀部分分為若干種題型,其中“標題配對題”(List of Headings),“判斷正誤有無題”(True, False, Not Given/ Yes, No, Not Given),選擇題(Multiple Choice)及“填空題”(Summary)等,是考生準備閱讀考試中訓練的重點。 在這幾種重點題目類型中,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段落信息配對題”成為幾乎每次考試必考的題型,其地位取代了“判斷正確有無題”,因此,許多考生將大量的時間花在準備這一體型上。這種準備方法固然能幫助考生找到不少應試技巧,在考場上提高解題正確率,但在正式考試時,文章涉及的內容往往五花八門,如果僅僅具備了考試技巧,而對文章所涉及的內容一無所知,最終迫于時間的壓力,不少考生還是會選擇放棄,十分可惜。 一般而言,這種狀況的發生可以歸之于兩方面因素:首先,單詞。單詞問題是所有語言類考試必須首先克服的問題,也是幾乎所有考生的老大難。但是,不管單詞記憶方法有多少,歸根到底是要通過背誦的方式將之熟記。其次,對文章所涉及的背景知識的缺乏。對于背景知識的理解,在雅思閱讀的備考過程中往往會被考生所忽略。雖然,雅思出題機構明文規定,為了保持考試的公平性,雅思不涉及考察學生專業知識。但事實上,對于中國考生而言,即便有些文章并不涉及專業知識,但因為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體系過分強調應試技巧,而缺乏對諸如社會學和科學的普及性教育,從而使考生面對這些議題時感到十分慌張。而這些文章卻是西方人長期接觸并加以辯論的。 本文試圖以2009年上半年常考的社會學類文章和“氣候問題”為例,介紹此類文章的背景知識,與此同時,講解文章作者的思維慣勢,以期對考生有所啟發。 首先,社會科學范疇的文章有哪些?社會科學是一門系統地研究社會行為與人類群體的科學,它主要研究社會關系對人們態度和行為的影響,以及社會是如何建構與變遷。 通過這個解釋,回到《劍橋雅思系列叢書》,我們不難發現,該系列真題中有將近一半的文章與社會學沾邊。比如,《劍橋雅思6》中第二套題目的第二篇文章 “Greying Population Stays in the Pink”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四套題目的第三篇《學校學生暴力問題》(此文無標題),《劍橋雅思5》中第一套題目的第二篇 “Nature or Nurture”(《先天養成的還是后天培養的》),以及《劍橋雅思4》第四套題目的第三篇 “The Problem of Scarce Resources” (《稀缺資源的問題》)等均為此類范疇。對于這種文章,考生在考試時往往會感到其不知所云。 事實上,這類的文章都是以社會科學作為文章背景,充滿了批判和思辨,而其思維慣勢乃是從人們不常注意的點切入,闡釋自己的觀點。如果加以實驗,那實驗結果通常與實驗前所謂的專家的觀點往往是大相徑庭。 舉例:《劍橋雅思4》第四套題目的第三篇 “The Problem of Scarce Resources” (《稀缺資源的問題》)。這篇文章的前兩個部分(Section A and Section B),所得到的觀點是 “we became aware of the obvious fact that there were ‘limits to growth’”。然而,從Section C開始,作者筆鋒一轉,將上述觀點迅速駁回, “However, at exactly the same time as this new realization of the finite character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was sinking in, an awareness of a contrary kind was developing in Western societies: that people have a basic right to health-care as a necessary condition of a proper human life”。Section C開始,作者用了一個讓步 “However”同樣也表示一個轉折,暗示文章的下半段其實在圍繞這個 “right”展開議論。你看,作者真正需要表達的觀點往往是出人意料的觀點。 另外,有些文章需要通過實驗來說明問題。這里,我們前文所說的思維慣勢又發揮了作用,記住,這樣的實驗往往和實驗者預想的觀點有所不同。比如《劍橋雅思5》中第一套題目的第二篇 “Nature or Nurture?”(《先天養成的還是后天培養的?》)中,Milgram在對志愿教師受試著進行實驗前,請教了一群精神病學專家 (psychiatric)。專家們紛紛表示,幾乎所有的受試著都不會施加超過150伏電壓,預期會有4%的受試著會施加到300伏,另外,他們認為僅有最瘋狂的千分之一的受試著會施加到最高450伏電壓。(They psychiatrists felt that ‘most subjects would not go beyond 150 volts’ and they further anticipated that only four per cent would go up to 300 volts. Furthermore, they thought that only a lunatic fringe of about one in 1,000 would give the highest shock of 450 volts)。按照我們的思維慣勢理論,受試者的做法一定與專家的預想不一致。果然,這些實驗前的假設到最后統統被推翻。其實,在這篇文章中,這個實驗就給文章分成了兩大部分。實驗后的那部分,就是文章的重點,因為既然文章的標題是 “Nature or Nurture?”,那么,實驗后的部分就是在回答這個問題了。 對于社會科學類的文章,除了《劍橋雅思系列》上的內容外,如果考生有時間有興趣,建議可以多看看國外媒體的網站,比如www.bbc.co.uk (較簡單), www.economist.com (較難)等。在閱讀的過程中,首先要掃清單詞的問題,其次在反復閱讀后要理清作者的基本觀點和思路。 在今年上半年的閱讀考試中,頻繁出現了與“氣候變化”相關的話題,并不約而同地談及了“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事實上,類似的文章在《劍橋雅思系列》中也出現過多次。比如,《劍橋雅思5》中第一套題目的第三篇 “the Truth about the Environment” (環境問題的真相)和《劍橋雅思6》中第一套題目的第三篇 “Climate Change and the Inuit” (《氣候變化與因紐特人》)等。在最近的一次考試中(4月30日),也出現了“航海日志與氣候變化”(Logbook and Climate)。對于這些話題,我們中國考生往往會感到頭痛。在課堂上,我發現學生對這類議題非常陌生,僅有的印象也是從國內媒體上得知的,“全球暖化是個不爭的事實,并且會造成巨大的災難”。再加上作者的觀點是用英文表達的,造成在閱讀過程中更加手足無措。 其實,只要試圖探究1月份《歐洲高溫》這篇文章中作者的基本觀點便可再次驗證我們的“思維慣勢”觀點——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恰恰和我們平時所了解的有所不同。拿3月份的文章舉例,作者列舉了2005年法國的氣候異常造成了人員的死亡。很多人把此問題歸咎于“全球暖化”—這是很容易被我們中國考生所了解的,因為我們平日所獲得的信息都是將自然災害與氣候變暖所關聯。但事實上,目前西方的主流觀點并不僅僅于此,而恰恰相反--"I think we have to be careful not to interpret any single event as a proof of either warming or the fact that warming has stopped," he said. "When scientists look at the global warming, they take into account many, many old possible available evidence. So, we cannot explain any single phenomenon by one single cause"。1月10日的這篇《歐洲高溫》,也正表達了這一觀點—我們不能因為單個的氣候現象而將其簡單歸因于氣候變暖。 最后,從背景知識積累的角度,如果考生平日對西方主流媒體有所了解(雅思的許多文章也出自此處,比如《劍橋雅思5》中第一套題目的第三篇 “the Truth about the Environment” (環境問題的真相)就出自2001年8月4日的Economist)便可發現,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在證明“氣候變暖”并不是因為人類活動所引起的。在中國,復旦大學的葛劍雄教授在一篇書評中提到,由于人類用溫度計等儀器觀測氣溫的時間不超過170年,所以此前的氣候變化都出于間接復原,在這方面,歐洲的文獻依據遠不如中國,復原的精確性和代表性也不如中國,兩者出現差異是完全正常的。但毫無疑問,200年前的氣候變化基本上是無法用溫室效應即溫室氣體的增加導致氣溫上升的理論來解釋的。(參閱:S.弗雷德·辛格,《全球變暖——毫無來由的恐慌》(原書出版于2007年),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翻譯出版) 總之,在準備雅思閱讀的過程中,首先要突破單詞關,其次,在反復訓練解題技巧的同時,也可以通過對于相關文章的精讀來了解一類文章的背景知識。而精讀的最終目的,是要揣摩作者的寫作思維慣勢和常考觀點,這樣也就掌握了閱讀的精髓。 |
雅思考試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蘇婧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09年5月9日雅思閱讀機經 |
|
閱讀下一篇:2009年5月16日雅思閱讀機經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視頻課程 |
·2010年雅思有48個考試日 比今年新增2個 |
·獲廣泛認可 中國雅思考生數量破歷史紀錄 |
·美領館解答最新留學簽證政策 |
·2010年雅思考試時間表及開考城市 |
·英國大使館:中國雅思成績逐年提高 |
·河北省首個雅思考點“落戶”石家莊 |
·權威盤點:出國語言考試之五大最 |
·最新資訊:雅思將暫不在中國推行機考 |
·外地考生來渝“搶”雅思托福考位 |
·中國學生雅思考試:應用能力成軟肋 |
·北京新航道學校寒假課程最新優惠 |
·引領考雅熱潮,開啟雅思新紀元 |
·明年雅思增兩考試日 全年設48個考試日期 |
· 北京環球雅思學校雅思培訓 |
·雅思報名過程中重要問題的最新提示 |
·澳大利亞四大名校提高入學門檻 |
·新航道5周年真情大回饋! |
·南昌:IELTS考點成立并開放網上報名的通知 |
·美國:09年20所頂級名校錄取率盤點 |
·7月初ETS官方答疑解答公布 |
·雅思聽力考試的最大障礙:詞匯聽不懂 |
·從劍橋聽力看出題難點 |
·堅持不懈訓練雅思聽力方法 |
·雅思聽力備考關鍵:最后一堂課的“份量” |
·名師解析雅思聽力兩大誤區 |
·聽力考試中的數字考點 |
·10月24日雅思聽力考題回顧 |
·烤鴨必備 走近雅思聽力 |
·為什么聽力總是第二遍才能聽懂 |
·烤鴨,帶你走近雅思聽力! |
·雅思口語:如何克服中文思維 |
·應對雅思口語之各種食物的英文說法 |
·口語考試:小心你的肢體語言 |
·雅思口語Part 1中最難的10道題 |
·雅思口語Part 2中最難的10道題 |
·雅思口語Part 3中最難的10道題 |
·雅思口語素材:The Oriental Pearl TV Tower |
·雅思口語考試:不可忽略的細節 |
·名師教您如何從“聽”中提高雅思口語 |
·雅思口語中用于過渡的萬能猶豫句 |
·雅思閱讀考試圖形題目中必須掌握的英語單詞 |
·雅思閱讀考試:高中生需掌握四大技能 |
·突破雅思閱讀8分的捷徑 |
·雅思閱讀中的Matching分類和應對策略 |
·雅思常考閱讀文章背景知識:攝影術與藝術 |
·如何突破雅思閱讀高分“瓶頸” |
·雅思閱讀:需要會“找”會“挑” |
·雅思閱讀段落標題題的新趨勢及應對策略 |
·10月24日雅思閱讀考題回顧 |
·有關雅思閱讀Heading題的做題方法 |
·雅思寫作高分必讀:小作文句子模版總結 |
·寫作-考場上的"興奮劑"事件 |
·雅思寫作:中國學生常見問題 |
·雅思寫作TASK2三步走常見誤區 |
·雅思作文:多練才是王道 |
·雅思:專業運動員是否可以比其他職業賺得多 |
·10月24日雅思寫作(A類)考題回顧 |
·10月24日雅思寫作(G類)考題回顧 |
·2009年10月24日雅思寫作真題點評 |
·雅思寫作步驟指導:如何審題和列大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