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學理論試題及答案二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10-29 15:32:28
一、不定項選擇題(將你認為正確的答案填入題號前的括號中;每題2分,共70分)
( A )1、心理學研究認為,教師的知識和智力與教學效果表現為 的關系。
A.低相關
B.高相關
C.中等程度相關
D.沒有相關
E.反比例
( C )2、學生一邊記筆記,一邊聽課,這是注意的
A.分散
B.轉移
C.分配
D.范圍
E.分心
( C )3、看書時用紅筆劃出重點,這是利用知覺的
A.整體性
B.理解性
C.選擇性
D.恒常性
E.對比性
( C E )4、“一題多解”屬于
A.再現思維
B.求同思維
C.發散思維
D.聚斂思維
E.求異思維
( E )5、能力發展和知識、技能掌握的關系是
A.同步發展
B.能力發展快
C.能力發展慢
D.能力與知識技能無關
E.以上都錯
( ABC )6、認知心理學將知識劃分為
A.陳述性知識
B.程序性知識
C.策略性知識
D.隱性知識
E.顯性知識
( A )7、教育和經濟的關系,總的來說是
A.經濟決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經濟
B.教育決定經濟,經濟反作用于教育
C.經濟決定教育,教育對經濟沒有影響
D.教育決定經濟,經濟對教育沒有影響
E.經濟和教育沒有必然的關系
( ABC )8、我國的課程一般通過 體現。
A.課程計劃
B.學科課程標準
C.教科書
D.教學參考書
E.直觀教具
( C D )9、新課改強調
A.“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
B.教師是知識的擁有者
C.師生共成長
D.教師是學生成長的促進者
E.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 CDE )10、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有
A.講授法
B.談話法
C.練習法
D.實驗法
E.實習作業法
( BCD )11、新課程強調的學生學習方式主要有
A.接受學習
B.自主學習
C.合作學習
D.探究學習
E.機械學習
( ABCDE )12、教學組織形式有
A.個別教學
B.班級授課
C.分組教學
D.現場教學
E.課堂教學
( ABCDE )13、教學評價一般應遵循 原則
A.客觀性
B.全面性
C.指導性
D.科學性
E.激勵性
( ABCD)14、課外作業的形式主要有
A.閱讀教科書和參考書
B.各種口頭作業和口頭答問
C.各種書面作業
D.各種實際作業
E.各種體育活動
( ABCDE )15、“學生是發展中的人”,這說明學生
A.生理和心理都不太成熟
B.學生具有與成人不同的身心發展特點
C.具有發展的巨大潛在可能性
D.學生有獲得成人教育關懷的需要
E.學生犯這樣那樣的錯誤在所難免
( ABCDE )16、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堅持
A.愛與嚴格要求結合
B.愛與尊重、信任結合
C.全面關懷學生
D.關愛全體學生
E.對學生要保持積極、穩定的情緒
( ABC )17、教師勞動的復雜性主要表現在
A.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B.教育任務的多樣性
C.勞動對象的差異性
D.因材施教
E.教師的“教育機智” ( ABC )18、《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素質教育的“三個要向”是
A.面向全體學生
B.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C.使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得到發展
D.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重點
E.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重點
( A )19、奴隸社會學校教育內容:“六藝”是指
A.禮、樂、射、御、書、數
B.詩、書、禮、樂、易、春秋
C.語、數、外、生、地、史
D.《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師說》、《論衡》
E.騎馬、游泳、擊劍、打獵、投槍、下棋
( ACE )20、現代教學論的三大流派是指
A.布魯納的課程結構理論
B.布盧姆的掌握學習理論
C.贊科夫的“教學與發展理論”
D.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
E.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學理論
( CD )2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主要可以概括為兩種理論即
A.強化理論
B.刺激一一反應理論
C.潛意識
D.人格三分法
E.社會學習理論
( AD )22、注意具有 等特性。
A.指向性
B.穩定性.
C.緊張性
D.集中性
E.持久性
( ABCD )23、衡量記憶力好壞的標準有:
A.敏捷性
B.持久性
C.準確性
D.準備性
E.深刻性
( AB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