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考試咨詢心理學練習一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10-30
一、單選題
1、自我防御機制( )。(5分)
A是由于個體把焦慮當成一種危險或不愉快的信號而產生的
B源于自我承受本我的欲望壓力和現實要求的雙重壓力
C是為了調整自我欲望與現實之間的矛盾
D是為了抵御來自他人的負性評價所采取的應對方式
2、人性心理學認為心理動力不來自( )。(5分)
A人性的客觀外在需要
B個體保存、種族延續的本能
C索取生活必需資料和適應環境的探究本能
D為生存而組成人類社會的依存本能
3、( )屬于廣義的心理咨詢概念。(5分)
A使用“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等手段
B使用各類非標準化干預手段或方法的統稱
C使用各種心理咨詢技術
D使用各種非標準化的臨床于預措施
4、( )不是咨詢師應該持有的正確觀點與態度。(5分)
A唯物主義的觀點
B普遍聯系的觀點
C實用主義的觀點
D中立性態度
5、心理咨詢對于資料綜合評估的主要內容不包括( )。(5分)
A將主訴、臨床資料、心理測評結果進行分析比較
B將主因、誘因與臨床癥狀的因果關系進行解釋
C按現行的癥狀診斷標準,進行鑒別診斷
D確定其在癥狀分類中的位置
6、“向求助者提供心理幫助并力圖促使其行為、態度發生變化的過程”,是( )關于心理咨詢的操作性定義的核心內容。(5分)
A羅杰斯
B威廉森
C陳仲庚
D韋特默
7、咨詢師“善于容納他人”的素質要求的意義不在于( )。(5分)
A能營造和諧的咨詢關系
B提供安全自由的咨詢氣氛
C接納求助者的各類問題
D體現咨詢師的高水平、高境界
8、( )不屬于心理咨詢中普遍聯系觀點的具體含義。(5分)
A心身一體的觀點
B心理、生理和社會因素交互作用的觀點
C整體性的觀點
D唯物主義的觀點
9、觸及人性中的各類失衡狀態,使它們重新恢復相對平衡的狀,是( )關于咨詢和治療的基本原則。(5分)
A人本主義心理學
B行為主義心理學
C人性心理學
D認知心理學
10、( )并不是構建良好親子關系的基本條件。(5分)
A雙方對親子關系有全面正確的理解
B對人倫道德有端正的態度
C用發展變化的眼光看待對方
D持久保持密切的親子關系
1、自我防御機制( )。(5分)
A是由于個體把焦慮當成一種危險或不愉快的信號而產生的
B源于自我承受本我的欲望壓力和現實要求的雙重壓力
C是為了調整自我欲望與現實之間的矛盾
D是為了抵御來自他人的負性評價所采取的應對方式
2、人性心理學認為心理動力不來自( )。(5分)
A人性的客觀外在需要
B個體保存、種族延續的本能
C索取生活必需資料和適應環境的探究本能
D為生存而組成人類社會的依存本能
3、( )屬于廣義的心理咨詢概念。(5分)
A使用“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等手段
B使用各類非標準化干預手段或方法的統稱
C使用各種心理咨詢技術
D使用各種非標準化的臨床于預措施
4、( )不是咨詢師應該持有的正確觀點與態度。(5分)
A唯物主義的觀點
B普遍聯系的觀點
C實用主義的觀點
D中立性態度
5、心理咨詢對于資料綜合評估的主要內容不包括( )。(5分)
A將主訴、臨床資料、心理測評結果進行分析比較
B將主因、誘因與臨床癥狀的因果關系進行解釋
C按現行的癥狀診斷標準,進行鑒別診斷
D確定其在癥狀分類中的位置
6、“向求助者提供心理幫助并力圖促使其行為、態度發生變化的過程”,是( )關于心理咨詢的操作性定義的核心內容。(5分)
A羅杰斯
B威廉森
C陳仲庚
D韋特默
7、咨詢師“善于容納他人”的素質要求的意義不在于( )。(5分)
A能營造和諧的咨詢關系
B提供安全自由的咨詢氣氛
C接納求助者的各類問題
D體現咨詢師的高水平、高境界
8、( )不屬于心理咨詢中普遍聯系觀點的具體含義。(5分)
A心身一體的觀點
B心理、生理和社會因素交互作用的觀點
C整體性的觀點
D唯物主義的觀點
9、觸及人性中的各類失衡狀態,使它們重新恢復相對平衡的狀,是( )關于咨詢和治療的基本原則。(5分)
A人本主義心理學
B行為主義心理學
C人性心理學
D認知心理學
10、( )并不是構建良好親子關系的基本條件。(5分)
A雙方對親子關系有全面正確的理解
B對人倫道德有端正的態度
C用發展變化的眼光看待對方
D持久保持密切的親子關系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