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論 本章是資產評估的理論性、方法性、基本概念的章節,在歷年考試中,本章的比重較大。 第一節 資產評估的含義 一、資產評估的概念 資產評估是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資產評估是一項動態化、市場化的社會經濟活動,它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客觀存在的經濟范疇。在我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發展,資產評估作為社會性和公正性活動,在產權轉讓、企業重組、資產流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社會經濟生活中新興的不可缺少的行業。 一般地說,資產評估是指通過對資產某一時點價值的估算,從而確定其價值的經濟活動。具體地說,資產評估是指由專門機構和人員,依據國家規定和有關資料,根據特定的目的,遵循適用的原則,選擇適當的價值類型,按照法定的程序,運用科學的方法,對資產價值進行評定和估算的過程。 通過對概念的解釋,可以看出,資產評估主要由六大要素組成,即資產評估的主體、客體、特定目的、程序、價值類型和方法。 1、評估的主體是指資產評估的執行者的操作者; 2、評估的客體是指資產評估的對象,即被評估的資產; 3、評估的特定目的是指資產評估為哪一項經濟業務服務; 4、評估的程序是按照法定的程序,它是規范科學進行資產評估的必要條件; 5、評估的價值類型是對評估價值的質的規定,對不同的資產會有不同的價值類型; 6、科學的方法。同時,整個資產評估工作是按一定程序系統進行的。 資產評估的要素是一個有機組成的整體,它們之間相互依托,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而且,它們也是保證資產評估價值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的重要條件。 二、資產評估的特點 充分理解和把握資產評估的特點,有利于進一步弄清資產評估的實質,對于搞好資產評估工作、提高資產評估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一般來說,資產評估具有以下特點: (一)現實性 現實性是指以評估基準期為時間參照,按這一時點的資產實際狀況對資產進行的評定估算。 資產評估基準期是指確定的資產評估價值的基準時間。由于各種資產都是處在不斷運動和變化中的,資產的數量、結構、狀態和價值也就不可能長期保持不變。因此,資產評估只能是評估某一時點的資產,它不能完全反映各個時期的資產狀況。為了科學實施資產評估,使評估結果具有可解釋性,便于客戶和公眾對其合理利用,必須確定評估基準期。評估基準期一般以“日”為基準時點,選擇與資產業務或評估作業時間較接近的時期。 資產評估的現實性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資產評估直接以現實存在作為評估的依據。 2、以現實狀況為基礎反映未來。 3、現實性強調客觀存在。 現實性主要把握兩點:時點和表現形勢。 (二)市場性 資產評估是來源于市場、服務于市場的活動,其市場性特點表現在市場活動中的資產交易活動發生條件下,資產評估通過模擬市場條件對資產做出評定估算和報告,并且這一估算和報告結果必須接受市場檢驗。 (三)預測性 資產評估的預測性是指用資產的未來時空的潛能說明現實。現實的評估價值必須反映資產的未來潛能,未來沒有潛能和效益的資產,現實評估價值是不存在的。因此,通常用未來預期收益折算來反映整體資產的現實價值,用預期使用年限和功能來評估某類資產的價值,等等,這是預測性特點的現實表現。 (四)公正性 公正性是指資產評估行為對于評估當事人具有獨立性,它服務于資產業務的需要,而不是服務于相互矛盾的資產業務當事人的任何一方的需要。這說明資產評估的行為必須服務于當事人進行的經濟行為,必須滿足資產評估業務的需要,而不是滿足某一個當事方的需要。 公正性的表現有兩點: 一是資產評估是按公允、法定的準則和規程進行的,具有公允的行為規范和業務規范,這是公正性的技術基礎; 二是評估人員通常是與資產業務沒有利害關系的第三者,這是公正性的組織基礎。 (五)咨詢性 咨詢性是指資產評估結論是為資產業務提供的專業化估價意見,這個意見本身并無強制執行的效力,評估者只對結論本身合乎職業規范要求負責,而不對資產業務定價決策負責。事實上,資產評估為資產交易提供的估價往往由當事人作為要價和出價的參考,最終的成交價格取決于討價還價的本領。咨詢性除具有上述有限法律責任這一含義以外,還有另一含義,即資產評估是職業化專家活動,其表現是一定數量結構的專家組成專業評估機構,形成專業化的社會分工,評估活動專業化、市場化了。這種專門化、市場化的評估業擁有大量的資產市場信息,能夠更好地為資產業務的優化和實現服務。 三、資產評估與會計計價的區別 資產評估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資產評估包括所有涉及資產價值的行為。但是,理論的界定和實踐的運用中,我們所稱的資產評估是狹義的,反映的是在產權變動、資產流動等資產特定行為下的估價過程。因此,資產評估與會計計價具有明顯的區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發生的前提條件不同 會計學中的資產計價嚴格遵循歷史成本原則,同時是以企業會計主體不變和持續經營為假設前提的。而資產評估則是用于發生產權變動、會計主體變動或者作為會計主體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斷、以持續經營為前提的資產計價無法反映企業資產價值時的估價行為。明確這一區別,一方面說明資產評估并不是、也不能夠否定會計計價的歷史成本原則,因為其發生的前提條件不同;另一方面說明,在企業持續經營的條件下,隨意對企業資產進行評估,以資產評估價值替代資產歷史成本計價的做法是缺乏理論依據的。如果隨意進行評估,不僅會破壞會計計價的嚴肅性,違背歷史成本原則,還會對企業的成本和收益計算產生不利影響。當然,資產計價有時也需要根據物價變動情況進行評估。 (二)目的不同 簡單來說,會計學中的資產計價是就資產論資產,使貨幣量能夠客觀地反映資產的實際價值量。資產評估則是就資產論權益,資產評估價值反映資產的效用,并以此作為取得收入和確定它在新的組織、實體中的權益的依據。同時,會計學中資產計價的目的是為投資者、債權人和經營管理者提供有效的會計信息,資產評估價值則是為資產的交易和投資提供公平的價值尺度。 資產評估的目的是交易者提供價值的參考依據;會計的目的是為經營、管理者或債權人提供經濟信息的依據。 (三)執行操作者不同 資產計價是由本企業的財會人員來完成的,只要涉及與資產有關的經濟業務均需要計價。資產評估則是由獨立于企業以外的具有資產評估資格的社會中介機構完成的。二者的操作者不同。 當然,資產評估與會計計價也是有聯系的,會計計價有時需要以資產評估價值為依據。但資產評估與會計計價畢竟是兩個不同的經濟范疇,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際工作中都必須明確區分。 例如,在投資活動過程中,甲企業投資給乙企業一項資產,資產評估對該項資產進行評定,收到該項資產時,它的價值是由評估價值入賬。這說明評估價值有時也可作為會計計價的基礎和依據。當然評估的時候也需要以會計資料為基礎進行,二者相輔相成。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09年自考英語常考詞匯匯總 |
|
閱讀下一篇:中國法制史串講筆記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