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基礎知識第一章考試要點詳解(一)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0-05-0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一)公安機關的建立與發展
1警察的含義
警察在世界各國有不同的含義,在我國是具有武裝性質的維護社會秩序、保衛國家安全的國家行政力量。
“警察”的這一概念表明了警察的性質和警察的任務。警察的性質是具有武裝性質的國家治安行政力量;警察的任務是維護社會秩序,保衛國家安全。
世界各國都擁有自己的警察力量,有的國家甚至不設軍隊,但都建有自己的警察機構,設置專職的警察力量。
2警察的起源
警察是一個歷史范疇,是人類社會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警察和警察機關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永世長存的,它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產生,也必將隨著國家的消亡而消亡。原始社會沒有警察。
警察是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國家是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暴力組織;而警察則是這個組織中執行國家專政職能的工具。決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是由社會矛盾引起的犯罪、對抗沖突和社會秩序問題。
3警察產生的條件
第一,生產力的發展、私有制的產生,是警察產生的經濟條件。
第二,階級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不可調和性,是警察產生的階級條件。
第三,維護統治秩序與懲罰犯罪的客觀需要,是警察產生的社會條件。
第四,國家機器的形成,是警察產生的政治條件。
4古代警察
(1)古代警察的含義。
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中,沒有專門的警察機關,也沒有專職的警察隊伍,警察的職能是由軍隊、審判機關和行政官吏分別掌管的。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執行警察職能的機構 與官吏,稱為古代警察。
(2)古代警察的特點。
古代警察有以下特點:
一是軍警不分,警政合一。警察的職能尚未集中于一個統一的專 門機關,是由軍隊、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分別掌管的。
二是古代警察行使職權時,在法律上極不嚴格,神權、皇帝或長官的意志起決定作用。
三是私刑、私獄普遍存在。奴隸主對奴隸、莊園主對農奴、族長對同宗族的人有權使用私刑。
5近代警察
近代警察是適應資本主義制度需要而建立起來的專門執行警察職能的機構和官吏。
近代警察發端于西歐,是資本主義發展的產物,是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和社會分工日益細密的必然結果。
近代警察首先是在歐洲資本主義較為發達的國家建立起來的。
建立近代警察制度較早的國家是法國和英國。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國王路易十六的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政權,根據制憲會議的決定,建立了保安官制度,即實行了資產階級共和國的警察制度。英國在中世紀就建有治安法官制度。1829年英國通過了《警察法》,并由羅伯特·庇爾建立了首都倫敦警察廳。此后,資產階級國家紛紛實行警察行政。美國仿效英國,日本仿效法國建立了本國的近代警察制度。
6近代警察的管理體制
世界各國警察,受英、法兩國警察制度的影響,形成了兩種不同的警政管理體制:v 地方自治制和中央集權制。地方自治制以英國為代表。這種警察管理體制的特點是警察受 地方政府領導,中央政府只起監督作用。中央集權制以法國為代表。其特點是警察由中央政府統一領導。
7我國近代警察的建立
中國的近代警察是帝國主義入侵中國之后的產物。1898年,湖南巡撫陳寶箴在長沙成立“湖 南保衛局”,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專職警察機構。此后,清政府先后在保定、天津等地創 辦“巡警局”、“警務學堂”、“巡警學校”。1905年,清政府在北平建立“巡警部”。這 是清政府的中央警察機關,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全國性的專職警察機構。1912年中華民國 成立后,南京臨時政府將“巡捕”和“巡警”改為警察。1927年,蔣介石設立“內政部警政司”,把各省、市、縣的警察機關改為“公安局”。1946年,設立“內政部警察總署”,各 省、市、縣警察機關改為“警察局”。舊中國近代警察的歷史,是軍警特結合在一起,鎮壓 革命、迫害人民的歷史。
8近代警察與古代警察的幾點區別
第一,近代警察的職能是獨立的,警察職能主要集中于警察機關。古代警察的職能尚未能集 中于一個統一的專門機關,而是由行政官吏、軍隊、審判機關分別行使的。
第二,近代警察從中央到地方形成專職的警察隊伍,成為國家龐大的專政工具之一,行使專 門職權。古代警察則軍警不分,警政合一,沒有專門的組織。
第三,近代警察強調了法制。警察機關的建立及其體制和職權,均以憲法或法律為依據。古 代警察執法極不嚴格,私刑普遍存在。
第四,近代警察有統一的制式服裝,古代警察則沒有專門的服裝。
9警察的本質特征
警察是國家政權中按照統治階級意志,依靠暴力的、強制的、特殊的手段維護國家安全與社 會秩序的武裝性質的行政力量。
警察有如下本質特征:
第一,鮮明的階級性。警察是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階級專政的重要工具。警察 必須與國體一致,必須與政體一致。
第二,手段的特殊性。警察是擁有武裝強制、行政強制和其他特殊手段的行政力量。警察機 關為了完成法律賦予自己的職責,保障強制力的權威性,配有一定的武器和械具,是一支 重要的具有武裝性質的行政力量。
第三,廣泛的社會性。警察所擔負的任務十分廣泛,一方面,作為階級專政的工具,具有 鮮明的階級性;另一方面,擔負著大量的社會管理任務,要為社會提供全面的治安保障, 具有廣泛的社會性。
10警察的基本職能
(1)警察職能的含義。
警察的職能,是指警察的社會效能和作用。警察的職能是由國家的職能決定的。警察是 國家實行階級專政的工具,是國家管理社會的行政機構,具有階級性和社會性相統一的特點 。
(2)警察的政治鎮壓職能和社會管理職能,構成了警察的基本職能。警察的階級性表現在它 的政治鎮壓職能上;警察的社會性表現在它的社會管理職能上。
政治鎮壓職能,是指警察使用暴力,對威脅統治階級的政治統治與國家安全的政治勢力實行 鎮壓。警察的這一職能,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和強烈的階級性。
社會管理職能,是指警察運用行政管理的手段,維護一定社會制度下的社會秩序。警察 的這一職能,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和群眾性。
(3)兩種基本職能的關系。
警察的這兩種職能,都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兩者相互依存,相輔相成。警察的政治 鎮壓職能是社會管理職能的前提,社會管理職能是政治鎮壓職能的基礎。警察的這兩 種職能并非處于同等地位,政治鎮壓職能通常置于首要地位,有了鞏固的政治統治,才 能按照統治階級的意志行使管理職能。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