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考常識判斷熱點之經濟篇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0-09-1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公務員輔導咨詢

匯集公務員培訓權威機構,權威解答公務員考試相關問題

zaixuanzixun

  一、國民經濟核算

  對國民經濟活動的度量,有兩個基本指標:一個是國內生產總值GDP,屬于生產概念;另一個是國民生產總值GNP,屬于收入概念。

  1.國內生產總值(GDP)

  GDP指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一國國內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及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和。

  2.國民生產總值(GNP)

  國民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人口在一定時期內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結果。

  3.國民收入(NI)

  國民收入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用于生產的各種生產要素所得全部收入的總和,包括工資、利潤、利息和租金。

  4.個人可支配收入(PDI)

  個人可支配收入是指個人收入減去個人所得稅及其他稅負后的余額,加上政府和社會對個人的救濟補助(轉移支付)。

  二、總需求與總供給

  總需求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社會對最終產品和勞務愿意購買并有支付能力的總需求量。總需求也是意愿量加能夠量。總需求由消費需求、投資需求、政府支出、出口需求四部分組成。

  總供給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社會提供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的總量,它是一個國家全部企業愿意而且能夠提供總產出的量。它一方面受到總需求的制約,另一方面又受到自身供給能力的制約,在不考慮前者的情況下,后者構成了總供給的最大限制。

  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均衡即:總需求=總供給

  即: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出口=消費+儲蓄+政府收入+進口

  進一步可以改為:(儲蓄-投資)=(出口-進口)+(政府支出-政府收入)

  即:儲蓄投資差額=進出口差額+政府收支差額

  顯然,保持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均衡,不僅要保持商品市場均衡,還必須保持貨幣市場均衡、生產要素市場均衡和國際收支平衡。

  三、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通貨”就是指流通中的紙幣。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就是指流通中的紙幣數量過多或過少。

  通貨膨脹 通貨緊縮
含義 物價總水平的持續上漲 物價水平的連續下跌
表現 需求旺盛,物價上漲,紙幣貶值,經濟過熱 需求不足,物價下跌,紙幣升值,經濟衰退
本質 社會總供給小于社會總需求,流通中的紙幣量過多 社會總供給大于社會總需求,流通中的紙幣過少
成因 紙幣發行過多;社會需求旺盛;成本上升 紙幣發行過少;社會需求不足等
影響 適度的通貨膨脹可以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推動經濟發展;但通貨膨脹直接使紙幣貶值,而居民收入水平沒有提高,就會導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會經濟秩序混亂,影響經濟發展 適度的通貨緊縮可以擠掉經濟泡沫,抑制投資過熱;通貨緊縮在一定程度上對居民生活有好處,但從長遠看會嚴重影響投資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費心理,導致惡性價格競爭,對經濟的長遠發展和人民的長遠利益不利
對策 可采取緊縮的財政政策和緊縮的貨幣政策 可采取擴張的財政政策和擴張的貨幣政策
備注 1通貨膨脹導致物價上漲;物價上漲有多種情況、多種原因,所以物價上漲不一定是通貨膨脹;

2通貨膨脹是宏觀上的賣方市場;但賣方市場有宏觀、微觀之分,所以賣方市場不一定就是通貨膨脹。

1通貨緊縮導致物價下跌;物價下跌有多種情況、多種原因,所以物價下跌不一定是通貨緊縮;

2通貨緊縮是宏觀上的買方市場;但買方市場有宏觀、微觀之分,所以買方市場不一定就是通貨緊縮。

  四、匯率

  匯率又稱匯價,匯率是指一國貨幣用另一國貨幣表示的價格,或以一個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國貨幣的比率。匯率表示的是兩個國家貨幣之間的互換關系。

  世界上的匯率制度主要有固定匯率制度、浮動匯率制度以及盯住匯率制度。

  現行的人民幣匯率制度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人民幣升值的利與弊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人民幣升值的利:

  ①人民幣升值使中國消費者能夠買到價格便宜的進口商品;

  ②人民幣升值使企業進口商品可節省一筆費用;

  ③人民幣升值使中國老百姓手中的財富更加值錢。

  人民幣升值的弊:

  ①人民幣升值導致出口商品價格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減弱,出口貿易更加困難,加大國內就業壓力;

  ②人民幣升值使外商在中國市場的實際購買力受到損失,影響外來投資;

  ③人民幣升值使我國外匯儲備貶值。

  五、經濟體制

  資源配置,是指通過各種方式方法運用資源的過程。經濟體制實現經濟制度的方式有很多,從資源配置上看,經濟體制實現經濟制度的方式主要有計劃經濟體制和市場經濟體制。

  我國目前的經濟運行機制是混合經濟體制,其含義就是指在資源配置上,我們既非采取單純的市場機制,也非采取單純的計劃機制,而是在市場機制起基礎性作用的同時,又有國家的宏觀調控,計劃與市場各有側重,共同調節社會經濟生活。

  計劃經濟體制與市場經濟體制的比較:

類別 手段 特征 優點 弊端
計劃經濟體制 行政 國有制居主導地位;經濟決策權高度集中;生產單位不是獨立的經營實體;實行全面的價格管制 能夠最大限度地動員、集中稀缺資源服務于一些明確的國家目標,滿足國家緊急的和壓倒一切的需要 企業沒有自主權;排斥市場和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搞平均主義
市場經濟體制 市場 實現優點的三個前提:不存在壟斷;市場主體完全掌握信息;市場主體都是理性人 提供平等競爭的機會;促進技術進步和制度創新;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導致壟斷的產生;造成貧富兩極分化嚴重;公共產品得不到滿足;導致宏觀經濟不穩定

  六、效率與公平的含義及意義

  效率=產出/投入,它表示資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提高效率就意味著資源的節約和社會財富的增加。

  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太過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維護公平有助于協調人們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有助于激發勞動者發展生產,提高經濟效率的積極性。
 

  七、宏觀調控

  1.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性

  (1)加強國家宏觀調控可以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單純的市場調節會導致資源配置效率低下,資源浪費;社會經濟不穩定,發生經濟波動和混亂;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導致兩極分化。

  (2)加強國家宏觀調控是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標要求國家必須發揮宏觀調控職能。

  2.國家宏觀調控的目標

  國家宏觀調控的目標是促進經濟增長、穩定物價、平衡國際收支、增加就業。

  (1)促進經濟增長

  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這是我國經濟發展和宏觀調控所要達到的一個重要目標。我國經濟發展能否保持一個較快的速度,不僅是重大的經濟問題,而且是重大的政治問題,它關系到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國家的長治久安。但是,為避免和防止大的經濟波動起伏,經濟增長速度又不能過快,因此要堅持適度原則。

  (2)增加就業

  充分就業是宏觀經濟政策的一個目標,它一般是指一切生產要素都有機會以自己愿意的報酬參與生產的狀態,但由于測量各種經濟資源的利用程度非常困難,因此,經濟學家通常以失業情況作為衡量充分就業與否的尺度。

  十六大報告將就業問題明確納入到了宏觀調控的目標體系中,但根據我國的實際國情,并沒有將我國的就業目標定為西方經濟學所謂的“充分就業”,而是將就業目標定為“增加就業”。

  (3)穩定物價

  穩定物價是通貨穩定、經濟增長、比例協調的綜合反映。為實現物價相對穩定,國家必須把財政赤字、通貨增長量、總供需差額限制在一定限度之內,努力避免通貨膨脹。同時,也要防止以物價持續下跌為特征的通貨緊縮。

  價格穩定是指價格總水平的穩定,它是一個宏觀經濟概念,一般用價格指數來表示一般價格水平的變化。絕大多數國家采用消費價格指數。我國目前采用社會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和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

  (4)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國際收支平衡,是指一國各種國際往來的收入和支出的基本平衡。其中重要的是外匯收支差額和償債率、負債率要適當。這就要求將外匯收支差額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在利用外資時,掌握好借、用、還這三個環節,使外債規模同我國的經濟實力和償還能力相適應。

  3.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

  宏觀調控,主要通過利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來達到宏觀調控目標。

  (1)經濟手段。經濟手段具有自覺性、誘導性、間接性、靈活性,是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通常的做法是,政府運用工資、價格、利率、稅率、匯率等經濟杠桿,實行勞動政策、物價政策、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外貿政策,達到勞動平衡、產品平衡、貨幣平衡、財政平衡、國際收支平衡以及國內外總供求平衡。

  (2)法律手段。國家根據宏觀調控目標,制定市場經濟運行法律法規,規范市場主體、市場交易和政府行為,以維護社會經濟秩序。法律手段具有超前性、普遍性、穩定性、強制性,是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經過幾百年的積累,都建立了比較健全的法律體系,使一切經濟活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行政手段。政府根據宏觀調控目標,運用行政權力直接控制社會經濟活動。行政手段具有指令性、垂直性、無償性、時間性,也是宏觀調控的必要手段。特別是遭遇重大災害、經濟危機、軍事戰爭等緊急狀態時,行政手段能夠統一意志、統一行動,迅速動員社會一切力量渡過難關。由于行政手段或多或少妨礙市場的基本功能,應當盡可能減少,只在必要時采用,但不能完全沒有。

  八、財政政策

  財政政策指政府通過控制財政收入或支出來調節總需求,從而實現宏觀經濟目標的政策。它與貨幣政策一起被統稱為需求管理政策。財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是政府支出和稅收。

  (一)擴張性的財政政策

  1.定義:當社會總支出水平過低,人們的有效需求不足,經濟進入衰退,失業率提高時,按照凱恩斯的理論,需要增加社會的總支出。這種政府主動增加總需求的政策即為擴張性的財政政策。

  2.適用時期:經濟衰退時。

  3.具體做法:增加政府支出和轉移支付;增加政府補貼;降低稅率,減少稅收。

  具體過程:政府支出增加,會使總需求與國民收入增加,消費水平提高。增加政府的轉移支付,減少稅收,會使可支配收入增加進而消費水平提高,消費水平的提高通過乘數作用使得國民收入成倍增加。

  4.影響:不同的財政政策會影響到總需求中不同的部分,也就是影響不同的經濟部門,從而影響到不同的人。例如:增加政府軍事購買,有利于軍工部門;減少個人所得稅有利于一般公眾;增加轉移支付有利于窮人;而投資補貼有利于廠商。

  (二)緊縮性的財政政策

  1.定義:當社會需求過度,存在通貨膨脹時,政府主動減少總支出,即減少總需求的政策。

  2.具體做法:直接減少政府開支,減少補貼和轉移支付;提高稅率,增加稅收以減少人們的可支配收入從而減少消費需求。

  九、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指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目標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來調節市場利率,通過市場利率變化來改變民間資本投資,影響總需求進而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方針措施。

  (一)貨幣政策的目標

  宏觀經濟的四大目標我們已經了解,即: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物價穩定及國際收支平衡。但是,為了及時了解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需要一些可以操作的量化指標,它們是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中間環節,稱為貨幣政策中間目標。

  1.利率。利率是影響社會貨幣供求、調節市場貨幣供給總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利率與貨幣政策目標具有高度的相關性。中央銀行可隨時觀察利率的動向,間接調節市場利率。

  2.基礎貨幣。基礎貨幣是指流通中的現金與商業銀行的準備金之和,可控性較強,因為現金由中央銀行直接掌握,商業銀行的準備金由中央銀行通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加以調節。中央銀行通過對基礎貨幣的控制,可調整商業銀行和社會公眾的資產結構,改變社會貨幣供給總量,從而影響利率、價格及整個社會經濟活動。

  3.貨幣供給量。貨幣供給量是各國中央銀行普遍采用的一項中間目標。貨幣供給量的每一層次,都可由中央銀行在不同程度上加以控制,貨幣供給量的增減變化,影響經濟增長、物價穩定以及就業目標。因此,貨幣供給量與貨幣政策目標的相關性很強。

  (二)貨幣政策工具

  中央銀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影響貨幣政策中間目標,再通過政策中間目標來實現貨幣政策最終目標。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有:

  1.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指,商業銀行按中央銀行的規定,必須向中央銀行交存的存款準備金與存款總額之比。中央銀行通過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控制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能力,從而影響市場利率和貨幣供給量。

  2.再貼現率。再貼現率是指,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貼現或開具合格票據辦理貼現時所采用的利率。中央銀行通過再貼現率的調整,可以影響商業銀行介入資金的成本,調節貨幣供給量。

  3.公開市場業務。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賣有價證券,以控制貨幣供給量和利率的業務活動。目前,各國中央銀行從事公開市場業務主要是買賣政府債券。

  上述三種貨幣政策工具相比,公開市場業務比較靈活易行,是中央銀行富有彈性的微調。而法定準備金率和再貼現率的調整效果比較猛烈,容易導致經濟振蕩。因此,公開市場業務是許多國家中央銀行積極推崇和經常使用的一項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

  (三)緊縮性貨幣政策

  各國在治理通貨膨脹時,所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緊縮貨幣政策,即中央銀行實行抽緊銀根政策,通過減少流通中貨幣量的辦法以提高貨幣購買力,減輕通貨膨脹壓力。中央銀行一般采取的緊縮性貨幣政策工具有:

  1.出售政府債券,這是公開市場業務的一種方法,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出售各種政府債券,就可以縮減貨幣供應和貨幣供應潛在的膨脹,這是最重要且經常被利用的一種抑制政策工具。

  2.提高貼現率和再貼現率,以影響商業銀行的利息率,這勢必帶來信貸緊縮和利率上升,有利于控制信貸的膨脹。

  3.提高商業銀行的法定準備金,以減少商業銀行放款,從而減少貨幣供應量。

  4.直接提高利率,緊縮信貸。利率的提高會增加使用信貸資金的成本,減少借貸,同時利率提高,還可以吸收儲蓄存款,減輕通貨膨脹壓力。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精彩專題

更多>>

全方位公考復習攻略

更多>>

公考交流

進入論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久久精品免视国产 | 亚洲欧美人成小视频 | 欧美日韩第一区 |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乱字幕 |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一 | 日韩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