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整理,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心理學中的第二章,中學生的心理發展與教育輔導資料。 第二章 中學生的心理發展與教育 一、心理發展的含義 心理發展是指個體從出生到成年直至死亡整個生命歷程中心理發生的有次序的變化過程。即從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個生命進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心理變化。 二、中學生心理發展的基本特征 1.連續性與階段性 2.定向性與順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異性 三、青少年心理發展的階段特征 (一)少年期 1.定義:少年期是指11、12歲到14、15歲的階段,是個體從童年期向青年期過渡的時期,大致相當于初中階段。 2.心理發展特點:少年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點。整個少年期充滿著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幼稚性錯綜的矛盾。在這一時期,抽象邏輯思維已占主導地位。 (二)青年初期 1.定義:青年初期是指14、15歲至17、18歲時期,相當于高中時期。 2.心理發展特點:這是個體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時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邏輯思維向“理論型”轉化,開始出現辯證思維,與人生觀相聯系的情感占主要地位,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有了深刻的發展,形成理智的自我意識,但理想與現實自我仍面臨分裂危機。意志上有時也會出現與生活相脫節的幻想。 (三)、自我意識的含義 1.自我意識的含義 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己以及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系的意識。 2.自我意識的成分 (1)自我認識:個體對自己的心理特點、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會價值的自我了解與自我評價。 (2)自我體驗:個體對自己的情感體驗,如自尊、自愛、自豪、自卑等。 (3)自我調控:屬于對自己的意志控制,如自我檢查、自我監督、自我調節等。 同步陪練 一、單項選擇題 1.()階段是青少年兒童開始發展自我同一性的時期。 A. 小學 B. 初高中 C. 大學 D. 成年 2.根據埃里克森的理論,2~3歲的發展任務是培養()。 A. 自我同一性 B. 主動性 C. 勤奮感 D. 自主性 3.前運算階段的兒童,其思維的典型特點是()。 A. 守恒性 B. 客體永久性 C. 自我中心性 D. 可驗證性 4.青年初期是世界觀()。 A. 形成時期 B. 初步形成時期 C. 初步成熟時期 D. 成熟時期 5.狼孩現象主要是由()因素造成的。 A. 先天 B. 后天 C. 遺傳 D. 狼奶 二、多項選擇題 1.智力的群體差異包括()。 A. 性別差異 B. 年齡差異 C. 種族差異 D. 智商分數差異 2.自我意識的成分包括()。 A. 自我認識 B. 自我體驗 C. 自我調控 D. 自我感覺 3.學生間認知方式主要表現在()。 A. 場獨立與場依存 B. 自我型與開放型 C. 沉思型與沖動型 D. 輻合型與發散型 三、判斷說明題 氣質類型在社會評價上有好壞之分。 四、名詞解釋 1.心理發展 2.自我同一性 五、簡答題 1.簡述學生心理發展的四個基本特征。 名師同步陪練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 埃里克森發展理論指明了每個發展階段的任務,初中和高中階段正是青少年發展自我同一性的時期。 2.D[解析] 略 3.C[解析] 前運算階段的兒童思維特征是:知覺集中;思維的不可逆性;自我中心。 4.B[解析] 青年初期是個體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時期。所以,青年初期是世界觀初步形成時期。 5.B[解析] 狼孩現象主要是因為后天錯過了學習的關鍵期引起的。 二、多項選擇題 1.ABC [解析] 智力的群體差異是指不同群體之間的智力差異,包括智力的性別差異、年齡差異、種族差異等。 2.ABC [解析] 自我意識包括三種成分: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與自我調控。 3.ACD [解析] 略 三、判斷說明題 這種說法是錯的。不同氣質類型的人在行動中表現出不同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的特點,不同氣質類型之間沒有好壞之分,氣質不能決定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但是,不同氣質類型的學生達到同一成就水平所走的道路有可能不同,他們適應學校生活環境的方式也可能不同。 四、名詞解釋 1.心理發展是指個體從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個生命進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心理變化。 2.自我同一性指個體組織自己的動機、能力、信仰及其活動經驗而形成的有關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五、簡答題 1.(1)連續性與階段性; (2)定向性與順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異性。 育路教育網友情提示:教師資格證考試主要針對非師范類專業畢業生,包含普通話考試、教育學、教育心理學、課堂試講等內容,了解相關考試及輔導信息,請致電:010-51294794,或登陸網址:http://m.quanminpifa.com/jszg/查詢。 |
熱門資料下載: |
教師資格考試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教師資格教育心理學(概述)同步訓練 |
|
|
報考直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