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公務員的跳板?
來源:新華網發布時間:2011-01-1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教育網閱讀推薦」
最近一位基層村干部向半月談網反映,“我不明白國家為什么讓一些大學生來當村官。這些大學生年輕,沒有實干經驗。一是干不了農活;二是不會和農民打交道;三是對群眾沒有威信,講不起話。而且他們大多在村里呆不長,村委會也不愿意委以他們重任,絕大多數大學生村官就是打打雜、跑跑腿,未必能得到真正的鍛煉,積累到真正的基層工作經驗。”
這只是一種說法,卻反映了大學生村官所服務的農村對他們的一種先入為主的判斷。村基層的工作說到底還是能力比學歷重要。上級的任務、指示,到最后都得落實到基層才能干好這些事情,更多的是需要責任心和苦干精神。而這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沒經驗,沒吃過苦,沒干過重活卻實實在在的存在于村里人的印象中。
但眼下似乎不完全是這個問題。實際情況是,這些大學生村官究竟是以一顆為基層服務的心奔赴基層,還是在嚴峻的就業壓力下,抱著曲線就業心態,選擇相對競爭力小的村官?究竟是出于對農村的熱愛和責任,希望扎根農村、服務農村而來,還是沖著考公務員或研究生的優惠政策而去?
兩年前一項關于“工作滿3年后你會如何選擇”的網絡調查數據顯示:5284名網友投票,只有974人愿意繼續留在農村,而愿意考公務員進政府部門有3084人,占總數的58.77%。最近一網站對“你認為大學生為什么會選擇當村官?”這一問題進行了調查。有58.29%的調查對象認為“找不到工作,而且村官待遇好,可以暫時緩解就業壓力”,只有27.31%的人選擇“真的想到基層鍛煉自己,充實自己”。
不得不承認當今很多大學生村官就是沖著公務員來的,很多大學生只是把“村官”當成“跳板”,只是作為個人發展的一個臺階,他們不愿意扎根農村,服務農村。我們不禁發問,“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大學生們,能當好村官嗎?”當然,不否認有些大學生村官懷著服務農村,建設農村的理想來到農村。但是一接觸到農村實際工作,稍遇挫折便淺嘗輒止,有的甚至剛到任上就后悔當初選擇。從大學生到村官,這兩種角色之間的巨大反差也可能會使許多人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對他們下一步的工作帶來不利影響。
自從各地明確規定,大學生村官等服務基層項目人員報考公務員不再實行加分等優惠政策之后,立刻引起輿論廣泛關注。這個消息其實證明了兩點:一是大學生村官報考公務員曾可以享受筆試加分等優惠政策;二是,許多大學生當村官,也許就是奔著這個優惠政策去的。
當村官不能為公務員加分了,當村官失去公務員的跳板,大學生還愿意去當村官嗎?是否有人會選擇當個“逃兵”,另謀高就?如何讓大學生村官真正起到建設新農村,服務三農的效果?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即時通會員如是說】
且不說大學生村官的個人抱負。就此現象,就可以看到中國大學生及大學教育的問題:大學生在象牙塔里學得滿腹經綸,實踐能力卻一點沒有鍛煉。即使當了村官以后,還是常常出現“到了農村,一上任就后悔當初選擇。”這樣的現象——在大學不但沒有鍛煉實踐能力,更糟糕的是,看慣校園風花雪月的景色,大多數大學生對這個國家現實狀況也缺乏了解。——阿布
還是要多一些政策鼓勵的。出身農家的大學生,好不容易才考出來,大學畢業了,不愿意再回去,也是正常的。而出身城市的大學生,從來沒接觸過農村,一方面對農村的情況非常陌生,一方面沒吃過什么苦,未必能適應這里的環境,再者城鄉的生存環境和價值觀等都有很大差別,他們溝通起來恐怕都有問題。所以,能堅持下來的大學生很少,也在情理之中。而新農村建設又需要這樣高素質的村官,那么國家就需要出臺一些政策,鼓勵更多的人克服萬難,堅持下去。如此打實了基層基礎,祖國的發展才能更快,更好。——龍在天
從基層開始鍛煉,能學到很多東西,但似乎沒有這么多人愿意這么腳踏實地一步步走,倒是希望能一次跨過好幾層臺階。——李琳
黨中央考慮大學生當村官是人才戰略,二來能讓更多的大學生公務員到基層部門鍛煉,積累經驗。但是根據報道所說近年來大學生反而在村委里起到相反的作用。黨中央給大學生村官提供優惠的待遇,是因為國家通過大學生用他們多年所學到的豐富知識傳遞給村民。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習科學發展觀而進一步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主義。這才是最終的目標。——京普
龍在天分析得很好,關鍵問題就是了解農村的農家大學生不愿意回去,這和中國的農業人口讀書的傳統思維有關系——讀書是走向城市脫離土地的通道。所以,現在的村官反而成為城市學生給自己“鍍金”提供了一站式服務。就我觀察,我在大學時代,自己學校中以及認識的其他學校的朋友描述,那一批(應該是第一批)走向村官崗位的學生,都是那種立志在官場廝殺,拿村官當個跳板的人;這其中說明他們不會到了地方上好好干,也不懂怎么好好干的。這個問題全球都存在,就像美國很多政要人物都曾有過在社區做義工的經歷;不得不說,他們那個時候的目的也未必就純粹到哪里去。但是關鍵的問題是,當村官首先要懂農村,其次才能當個好跳板;如何懂,還是要有個培訓體系和獎懲制度,不能走個過場就完了。——馬超
我認為對大學生村官的政策的待遇的方向有問題。讓大學生投身農村基層,希望他們踏踏實實地在基層發揮作用,但是卻以公務員考試和考研為優惠來吸引大學生,既希望農村留住大學生,又給出了大學生村官當“逃兵”的捷徑,這不是很矛盾嗎?“鼓勵大學生投身農村基層建設”和公務員考試和考研優惠政策的目的本就不統一吧。——楊弼麟
活都是干出來的。大學生村官只有將心比心,才能贏得村民的信任。中國農村問題現在已經很嚴峻了,我們不指望大學生村官能解決糾結已久的三農問題,但對于最廣闊的土地上最淳樸的人民,可供學生村官們發揮的舞臺還是很大的。現在但凡有若干有良知有能力的青年,就已經是農村的福分了,還爭什么跳板不跳板。——筆筆的筆
現在中國有7000萬公務員,但是似乎還不夠多。當了公務員就實現了小康,所以我建議,應該把公務員擴充到13億的規模,這樣,一個大同世界就出現了。——王俊嶺
前段時間國家部分省份出臺政策,村官不再享受加分政策了,立馬這幾個地區的村官報名人數減少了很多。可見,大部分的人還是抱著跳板的心態考村官的。想想也是,中國的廣大農村經濟條件相對落后,誰愿意一輩子呆在那里呢?城里的孩子自然要回城,農村的孩子也不想呆在鄉下了。——貝拉
應該把問號改為感嘆號,大學生村官,公務員的跳板!——馬鵬飛
把村官的待遇提到讓大家滿意的程度,我覺得很多人也不會就折騰再考啥公務員的。——小王
大學生村官政策的主要目的不在農村,而是就業,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嚴峻,大學生村官在經歷三年之癢后被“剝奪”曾經被允諾的特權是必然的,因為國家即將在整體公務員制度中向“基層工作經驗”傾斜,以使得更多的待就業人口轉向基層,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村官曾經作為吸引力條件的特權成為一種多余和累贅,必然要被取消。所以,沒有永恒的跳板,除非你爸是李剛!——陳夏陽
身邊的同學也曾經想過要去當村官,這樣可以為以后考公務員加點籌碼。而我覺得這條路并不如他們想象的那么順利。雖說村官職位不高,但要管理好一個村子并不容易,剛畢業的大學生對社會人際上面的問題還未能很好完善地處理,假如在工作上處理一些問題不當,引起群眾的不滿投訴,這樣對自己以后的就業反而有個不好的影響。現在的媒體老是報道公務員受熱捧的新聞,導致公務員這個職業越炒越熱,對公務員趨之若鶩的人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在中國有成千上萬種職業,不是只有公務員一種職業能夠給自己帶來幸福的生活,何必只盯著一個職業看呢?——高欣婷
這則消息讓我想起了學校的保研之路。我們學院的保研名額是百分之五,也就是一個專業中,三年的平均學分值排在前五的學生可以保研,但每年會出現超過的名額,而這些人恰恰是一些邊遠地區支教名額,最近在紅榜單上看到了自己熟悉的一位學長。閑聊時提到這個問題,他說,選擇去新疆支教是因為這樣就可以在支教完成后回來保研,而聽說支教只需8個月,條件不是很艱苦。選擇這樣一種捷徑其實和大學生用“村官”當跳板去考公務員沒什么不同。但我想出現這樣的社會狀況并不能怨大學生目的不純,只能說是公務員這個崗位的求職者太多,競爭力太強,大學生們才費盡頭腦想要另辟蹊徑。——胡倩
都是就業問題惹的禍!——冰川
且不說大學生做村官的動機如何,首先很多大學生原本就不適合做村官,國家干嘛去鼓勵那些大學生去做村官呢!國家就應該取消村官在公務員考試中的加分,選擇適合的人做合適的事,不能牽扯太多利益問題。——張歡
大學生當村官一來可以減緩大學生就業壓力,二來國家現在支持大學生到基層工作和服務西部優惠政策,三來可以讓大學生把知識帶到我們新農村的建設;雖然也有某些為個人利益把村官當做跳板,但不管怎樣,最起碼增多我們就業范圍,加速我們新農村的建設。——李茂良
靠大學生當村官來緩解就業壓力,只不過是把問題拖到三年之后再解決罷了。這些村官任期滿了之后,能真正扎根留在農村的又有多少?多年以來,考試、上大學是所謂“農二代”跳出農門、改變命運的主要手段,現在反其道而行之,必然是不通的。國家真正要把農村建設當做一件大事來抓,就要有針對性地培養適合農村發展的人才,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再一次把廣大的農村當做暫時緩解城鎮就業矛盾的緩沖地帶。——西銘
有次路過學校就進去溜達了一圈,學校的路兩邊都種著法國梧桐,郁郁蔥蔥,紅色的橫幅就特別引人注目:“到西部去、到農村去、到祖國最需要你的地方去!”看得我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真是被感動到。多動聽的口號啊!于是,我心安理得的覺得那些去做村官的大學生都是懷著一顆建設祖國的心、懷著改造新農村的夢想的。如果,不是新聞反應說大學生做村官只是去尋找一個跳板。心,拔涼拔涼的。我想農村的那些人也是懷著期待的心情希望來做村官的大學生帶給他們新技術新知識,讓他們能過上好日子的,用農村的村官來緩解就業壓力,讓村民情何以堪啊。——潘昕妙
大學生本來應該是一群有素質有理想的人,看到多數人把大學生村官作為考公務員的跳板,這種現實還是令人失望的。社會是一個有機體,從大學生村官身上,我們看到了社會方方面面的問題。高等教育的問題,社會經濟就業問題,“三農”問題等等。現在的大學校園行政化和市場化氣息,權力與物欲開始蔓延,部分大學生也不可能不沾染一些浮躁習氣。當然也存在少數意志堅強,樂于奉獻的優秀學生,希望通過在農村鍛煉和貢獻力量。他們是那么信任國家,富有社會責任感,國家和社會對于這些品學兼優的年輕人,應該持歡迎和鼓勵的態度。大浪淘沙,金子總是少數,要想讓金子變多,國家就應該積極提供更好的政策,提供更豐厚的社會土壤,讓真正有理想高素質的人才脫穎而出。——劉鵬飛
要是村官待遇好了,大家不考公務員,都考村官了。現代社會人沒有信仰,都很自私,一切向錢看。風氣不改,虎兕必出。——陳智涵
我身邊有很多的朋友就是服務基層的大學生村官,他們在基層很主動,很多工作都得到鎮上領導和村委會領導的認可,但是有個最實際的問題大家可能意識不到,很多在基層服務的大學生其實是家境比較貧寒的,上大學要靠貸款,畢業以后還要靠自己那點微薄的工資養家糊口,一個人連最基本的溫飽都解決不了何以報效國家,國家現在對這些人有沒有明確他們的出路,所有說有機會誰都會走的,不要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徐開安
沒有就業的門路就要開創就業的門路,否則畢業的大學生干什么,不是有句話說了嗎,社會最不安定的因素是有文化的人找不到工作!——Allen
大學生村官參加公務員考試會有五分的加分優惠,相信很多人去報考村官都是沖著那五分去的。我感覺目前國家鼓勵大學生報考村官、志愿服務西部,和當年的上山下鄉差不多,就是解決一些大學生的就業。當然國家更希望他們能夠扎根基層,為國家發展做出貢獻,可是很多人都把這當成了跳板,都是奔著那些優惠政策去的,這也無可厚非,但既然去基層不是本意,那他們能夠做的貢獻也就是十分有限了。這就是我們的社會浮躁無比的社會,不解決好生存問題,再好的政策也發揮不了它的作用。——李特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