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公務員面試常用經典"哲學原理"資料二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fā)布時間:2011-01-14 10:25:2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下面是育路教育網編輯整理了2011年公務員面試常用經典"哲學原理"資料,供大家參考一下。祝愿所有考生考試順利!
1、“熟知不等于真知“,怎樣理解,請用實際體會說說。
感性認識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認識,看問題由表及里的過程。“真知“即徹底理解理性認識的東西。“熟知”即經?吹、碰到的一些事。如:樹上的蘋果會掉到地上,手里的東西一松手就掉在地上。大家都知道,這是熟知。但對為什么會掉到地上而不往上跑呢?牛頓探究原因是地心引力的作用。平時我們看問題,要多問為什么,才能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2、“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老翁認為丟馬不一是禍,沒馬不一定是福,請談談看法。
矛盾可以互相轉化的觀點。在一定條件下壞事可以變好事,好事可以變壞事。
3、“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請結合實際談看法。
存在決定意識。只有調查研究,從實際出發(fā),才能實事求是地認識問題,解決問題。
4、古希臘哲學家克拉特利特說:“我們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請談看法。
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事物總是在變化發(fā)展中的,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
5、內容形式的關系
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形式搞得過頭就會出現形式主義。如我們熱愛領袖,宣傳學習毛澤東思想,這是對的。但如果像文化大革命期間,把毛主席當神進行崇拜,搞早請示,晚匯報,就成了形式主義。
6、生產工具和生產力的關系。
磨刀不誤砍柴工,講的就是改進和發(fā)展生產工具就會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提高工作效率。
育路網推薦:
2011年公務員面試經典資料精選匯總
2011年國家公務員面試誤區(qū)及攻克策略
2011年國考公務員:面試考查九大要素
2011年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預測資料匯總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